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椎侧突的PLD术入路探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69215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椎侧突的PLD术入路探讨 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椎侧突的PLD术入路探讨 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椎侧突的PLD术入路探讨 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椎侧突的PLD术入路探讨 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椎侧突的PLD术入路探讨 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椎侧突的PLD术入路探讨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椎侧突的PLD术入路探讨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椎侧突的 PLD 术入路探讨 【摘要】 目的 针对不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柱侧突的患者,寻求最佳的 PLD 术入路途径,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 1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脊柱侧突的患者,根据 CT 等影像学的表现,分为脊神经根内压迫型(A 型)68 例、脊神经根外压迫型(B 型)45 例及混合型(C 型)79 例,每型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健侧入路,对照组采用患侧入路的方式施行 PLD术,最后进行术后疗效的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 依 Nakai 疗效判定标准,A 型的观察组优良率 82.35%,对照组优良率 67.65%,经统计学处理,P0.05

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柱侧突患者施行 PLD 术时,脊神经根内压迫型(A 型)宜采用健侧入路;而脊神经根外压迫型(B 型)及混合型(C 型)则不受入路途径的影响,但在部分严重侧突的病人,首选以患侧入路为佳。【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突;经皮髓核切吸术;入路途径The investigate of fld operation way in lunbar 2interverbral disc protrusion with the spinal columu side outstanding disease【Abstract】 Objective Aim at to b

3、e different suffer from lumber disc herniation to have accompanied with the spinal column side outstanding disease patient,look for the best PLD surgical operation to go into journey path to raise the treatment result of surgical operation.Methods At 192 suffer from lumber disc herniation to have ac

4、companied with the spinal column side outstanding disease on the sick list person,copying the performance that the elephnt learns according to CTetc.ising divided into ridge never an oppression type(A type)68,ride never root outside oppression a type(B type)45 and mixture type(C type)are 79 inside r

5、oot,each again i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set and matched control random.Among them,the observation set adopts a health side to go int o road,the matched control adoption suffers from the PLD surgical operation of the way enforcement that the side goes,into road,carrying on observation,contrat and

6、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finally after operation.Results Judge according to Nakai curative 3effect sdandard,the observation set of A type good rate is 82.35%,the matched control good rate is 67.65%,wasing learned by covariance processing,P0.05 ,have no obvious difference.Conclusion In to contract

7、s lumber disc herniation to have accompanied with the spinal column side outstanding disease patient to implement PLD surgical operation,the ridge never an oppression type(A type) inside the root is proper to adopt a hralthy side to go into road;But ridge never root influence which then is free from

8、 into the journey path of the outside oppression tpye(B type) and mixture type(C type) ,but at part of serious side outstanding patient,the first chooses to take suffering from a side to go into road as good.【Key words】 lumber disc herniation; the spinal column side outstanding disease;percutaneous

9、lumbar diskectomy;go into journey path4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疼痛不适的常见病症,它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经皮髓核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简称 PLD)等微创治疗技术因其损伤小、见效快、副作用少的特点,目前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青睐。然而,针对具体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如何进一步完善手术操作技能,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仍为当前经皮微创技术领域中研究的热门话题。我院自 2004 年 3月2006 年 8 月期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脊柱侧突患者,采用不同的 PLD 术入路途径进

10、行手术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病例总共 192 例,所有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脊柱侧弯改变、腰腿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或肌力下降等现象,无马尾损害的表现;且与 X 线、CT、MRI 相关的影像学资料相符合,并排除椎管狭窄和椎间盘脱出等情况存在。5根据临床的 CT 影像学资料的表现,在上述病例中,脊神经根内压迫型(A 型)68 例,脊神经根外压迫型(B 型)45 例,混合型(C 型) 79 例。各型具体详情分别见表 16。表 1 脊神经根内压迫型(A 型)的一般情况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 2 A 型两组病例的发病部位注:两组比较,P

11、0.05,差异无显著性表 3 脊神经根外压迫型(B 型)的一般情况 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表 4 B 型两组病例的发病部位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表 5 混合型(C 型)的一般情况 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表 6 混合型(C 型)两组病例的发病部位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术中均取俯卧位,使用山东龙冠公司生产的经皮髓核切吸仪、西安蓝港 C 臂 X 光机、在 1%Procain 局部麻醉的同等条件下进行 PLD 术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健侧入路,对照组采用患侧入路的方式施行 PLD 术。1.3 疗效观察 按照 Na

12、kai1等标准评定治疗效果。优: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原来工作。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腰痛或下肢酸胀感,恢复原工作。可: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遗6留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需减少工作及活动量。差: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从事正常的工作与生活。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 xs 表示,u 或 2检验进行统计处理,P0.05,差异为无显著性。2 结果依照 Nakai 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的效果分为优、良、可、差。其治疗组和观察组的结果详情见表 7、表 8、表 9。表 7 A 型病例各组的疗效情况 注:两组比较, P0.05,差异无差异性表 9 C 型病例各组的疗效情况 注:两组比较,P0.05,

13、差异无显著性3 讨论7根据资料统计,大约有 25%47%2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脊柱侧突,这主要因为病变的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躯体防护性体位改变的结果。然而,由于突出物压迫神经根的部位不同,所造成脊柱侧突的方向亦不一样。腰骶神经离开硬脊膜囊的水平其与腰椎间盘的关系,许多作者报道不一。Armstrong 3发现 L4 神经根位于 L3/4 椎间盘的上缘,而 L5 和 S1 神经根则分别位于 L4/5 和 L5/S1 椎间盘的上方。孙正文4等通过尸体的腰椎解剖、腰椎管的造影术以及部分的 CTM扫描,来观察脊神经根离开硬膜囊的位置。同时将脊神经根出囊的位置分为椎间盘上部、椎间盘部和椎间

14、盘下部。其中以 L5 神经受累的发病率最高,多在椎间盘的上部出现。此外,S1 神经根的位置比较高,位于上部者 72%以上,盘部仅为 16%,故有时可因 L4/5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而受累。L5 神经根发自 L4/5 椎间盘及其上下缘的水平,斜向外下方出椎间孔。基于这一关系,当 L4/5 椎间盘突出时,多累及 L5 神经根的发出处。然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侧突主要产生在腰部,其突出的方向与神经根和突出物相邻的位置有关。如突出物在脊神经根的内侧腋部,则腰凸向健侧,以减轻脊神经根所受到突出髓核的压迫,使神经根松弛。此外,腰背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患侧腰段骶棘肌痉8挛,也是出现向健侧凸出的原因。相反,突出物

15、在脊神经根的外侧肩部,则腰凸向患侧,使神经根离开突出物而达到减轻受压的程度。也有部分的病人脊柱侧突有可能出现左右交替性的改变,即神经根开始凸向一侧,过了一段时间又凸向另一侧。这主要由于突出物恰好位于神经根的前方,当腰部活动时,神经根在突出物的内外侧移动所造成的结果。一般来说,脊柱侧突绝大多数发生在 L4/5腰椎间盘突出。而 L5/S1 腰椎间盘突出往往比较少有,这是因为髂腰韧带使 L5 的横突与髂嵴、髂骨翼及骶骨紧密相连,令 L5 难有机会出现侧屈活动度5 。如何区分椎间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这在临床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青岛医学院附院6对 100 例单个后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突出物最高点位于脊神经根前外方或外上方者 46 例,位于脊神经根内下方者 11 例,而位于脊神经根前方分不清内外者 43 例。在影像学的定位与分型方面, X 线摄片只能显示脊柱侧突的方向和程度,以及病变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