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七 三、四 人类文明的引擎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92095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七 三、四 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七 三、四 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七 三、四 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七 三、四 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七 三、四 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七 三、四 人类文明的引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七 三、四 人类文明的引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表 七、3课时1备课人魏卓虹二次备课人课题名称人类文明的引擎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2、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能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能运用历史资料,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会收集、整理、运用与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进行相关的判断分析;2、能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继续探究试验,了解发明的原理和结构,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

2、过学习,了解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树立科技是生产力的观念;2、通过学习,了解发明家发明的过程,形成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科学的精神;了解发明的艰辛,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3、增强毅力,树立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精。通过了解发明的结果树立成功的信念。重点目标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难点目标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导入示标目标三导学做思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哪些成就?导学:第一次工业革命涉及哪些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导做:阅读130-132页导思:(一)、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二)、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发明(三)、交通运输工具的改

3、进(四)、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学做思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哪些成就?导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哪些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导做:阅读133-134页导思:(一)、电力的广泛运用(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三)、化学工业的建立瑞典人:诺贝尔科学家:1867年发明了炸药。企业家:在欧洲和美国都开办了炸药工厂,有巨额财产。 遗嘱规定:用他的一部分遗产建立了一个基金,用其利息奖励世界各国对物理、化学、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诺贝尔奖1901年:开始颁发诺贝尔奖。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有9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按获奖时间顺序为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 1957

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达赖:1935年生于西藏,中国国籍,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时年54岁;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获奖同年加入法国籍,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时年52岁。 钱永健:195

5、2年生于纽约,美籍华人,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7岁; 很可惜,9个人中,有中国国籍的只有一个败类,那就是达赖。其余7个是美籍华人,1个是加入2000年法国籍的高行健。2012年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 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

6、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四)、立体交通的诞生(五)、新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学做思三:为什么说科技是人类文明的引擎?导学: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导做:阅读材料,从经济、政治、世界联系、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材料一:到1800年时,英国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上其他地区合在一起生产的还多。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铁已丰富和便宜到足以用于一般的建设,因而,人类不仅进入了蒸汽时代,也进入了钢铁时代。

7、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能,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 材料二: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引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三: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和汽船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不仅大大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本的流动,还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经济的纽

8、带逐渐形成。 人民版必修2专题五P94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工具的改进,由于交通运输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融进文明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7%。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服务,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还走进了千家万

9、户,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人教版历史必修材料五: “18301848年英国的新兴城市,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 。 革命的年代:17891848导思: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积极:经济:工业革命改变了工业的布局与生产组织形式,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政治:有利于确立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冲击了旧的封建制度;世界联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西方文明引领

10、人类文明,以征服者的姿态促进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消极新技术的运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更加隐蔽;带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淡漠等社会问题;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亚非拉地区的贫穷落后达标检测1、“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B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3、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C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反思总结1.知识建构2.能力提高3.课堂体验迁移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