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一 三、宋明理学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92091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一 三、宋明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一 三、宋明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一 三、宋明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一 三、宋明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一 三、宋明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一 三、宋明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专题一 三、宋明理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专题一第三课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2、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2、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

2、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重点目标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难点目标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导入示标这是江西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800多年前,南宋大儒朱熹在此举行了一次学术报告会,请当时主要论敌陆九渊来此讲学。这次会上,陆九渊就儒家思想的义、利问题慷慨陈辞,讲得许多听者感动得掉下了眼泪。朱熹和陆九渊都是南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各成一派,共同发展了儒学。他们发展的儒学新体系称为“理学”,又称“道学”。三导问题学做思一、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1、魏晋以来道教、佛教广泛传播对儒学的冲击

3、材料:另类皇帝 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材料:虎溪三笑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不觉过溪,三人因之相视大笑。请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儒学吸收佛道有效成分,更具理性化和思辨化。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大家都很熟悉的孙悟空,想一下,为什么要把他放在这里?答: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孙悟空却

4、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道家师傅学的。孙悟空遇到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即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至于儒家,在西天取经路中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有“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的等级观念,都有儒家思想的痕迹。所以这幅图也体现了三教合一。3、唐代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4、北宋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学做思二、理学的发展历程一、 理学的含义所谓“理”,在自然界中就是万物运行的最高法则;在人的身上,“理”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如“三纲五常”。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其中,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体现了道、佛的

5、思想,而孔孟正宗体现了理学是以儒学为根本的,治理国家是其最终目的。想一想: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与先前的儒学有什么相同、不同?答:标志着儒学真正发展成一门哲学,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成熟阶段。二、 理学的发展历程1、先声韩愈李翱2、兴起 开创者北宋五子及其思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阅读课本归纳北宋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3、成熟(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1)、朱熹:“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而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2)、主要思想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材料二:

6、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考: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理学还涵盖了哪些领域?材料四: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思考:怎样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幅图,思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背后又蕴含怎样的深意?答:天上的月亮在水中有着倒影,就好像天理反映在人心当中形成的善念一样。在图1中,水面很平静,象征着人心也很平静,所以倒影很清晰,人就是善良的。那图2呢?(水面起了波纹,倒影模糊了,人开始作恶了。)在朱熹的理论中,是什么让水面起了

7、波纹呢?(后天的欲望。)材料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思考:这则材料又体现了什么?答: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即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总结:主要思想 本体论(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理一气二修养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道统论:价值内涵“三纲五常”学术整理(“专辑”):四书(3)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4、发展(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代表人物

8、: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2)、主要主张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思考:材料体现了心学什么样的思想?答: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小故事人人可为圣贤: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看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

9、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这体现了“心即理”的思想。材料三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材料四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材料五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思考:如何把握“理”?答:不靠“格物”:而靠内心的“自省”,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致”就是达到;“良知”即本心,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就是“理”。“致良知”就是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活动

10、的两个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做真知。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总结:主要主张结合图片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三导问题学做思三、评价理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材料一材料二名校校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四川大学:精韧不怠 日近有功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

11、止境 材料三材料四“二十四孝”郭巨埋儿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材料五 “贞节牌坊” “三寸金莲”三从四德“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总结:评价理学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忧患意识:鼓舞历

12、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实践意识: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达标检测1、(2011山东基能23)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木质框架结构古建筑,紧贴崖壁,半悬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北魏时期佛教已传入我国该建筑架构简单,稳定性差木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钉连接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和木柱起主要支撑作用A B C D2、(2011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3、(2011上海单科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A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反思归纳作业布置练习册相关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