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692058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概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通过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3、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讲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它们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但受精和发育但都是在水中,离不开水的束缚。学生通过对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的观察与学习,获得感性认识。教材对该部分的处理是以青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应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质疑、自主探究、生生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学习中关注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种族

2、繁衍、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意义以及生物进化的规律,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策略 以“质疑、自主探究、生生合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指导。采用“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融合直观式、讨论法、比较法、归纳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重点 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 教学难点 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及发育中的变化 课前预习 1、正在呜叫的青蛙,它们的口角有一对_ ,是声音更洪亮。 3、仔细观察雌雄蛙的抱对地方的水面还会发现水中漂浮符一片片胶状透明的东西,里面有许多_ 的小点这就是青蛙产下的_ ,上面的颜色 。 4、同

3、青蛙一样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_ 进行幼体要经过_ 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1.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青蛙的繁殖季节是 。 2. 青蛙繁殖季节,常见的生殖现象有 、 、 等。 3. 青蛙的卵和精子在 中完成受精形成 ,是 受精。 4.雄蛙和雌蛙经过_,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到_中,精子和卵细胞在_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叫_。 5.雄蛙鸣叫的意义是什么? 6.雌雄蛙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 7.蛙卵有什么特点?蛙卵的这种特点有什么意义? 学习任务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1. 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了_、_、_、_四个时期,这种发育方

4、式叫_ 。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_,湖泊、河流的干涸及水体的污染都会造成青蛙数量的下降,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它们的生活环境。 3.除青蛙外,_、_等也属于两栖动物,它们的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是_、_。 4.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哪一个时期特别像鱼? 5.请同学们从外部形态、运动器官、生活环境、呼吸器官等方面比较青蛙和蝌蚪。6.青蛙的发育过程为什么属于变态发育? 【巩固提升】 1.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B. 在水中生殖,在陆上发育C.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D. 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

5、生活在陆上2. 蝌蚪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受精卵有内鳃的蝌蚪有后肢的蝌蚪有前肢的蝌蚪有外鳃的蝌蚪幼蛙成蛙A. B. C. D.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蝌蚪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称为两栖类动物 B. 青蛙在生殖季节,雌雄抱对,进行体内受精 C. 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时期 D. 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4.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A.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C.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5.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 A. 水中和陆地进行B. 水中进行 C.

6、 陆地进行 D. 母体中进行 【达标检测】 1. 小明在调查某地动物资源中发现,该地的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么当地的环境可能是怎样的?( ) A. 温暖多雨 B. 常年寒冷 C. 炎热干旱 D. 工业化城市 2.蛙的生殖发育在水中进行,其受精方式是 ( ) A.体外受精 B.体内受精 C.单受精 D.双受精 3.青蛙是由蝌蚪发育来的,在由蝌蚪发育到青蛙的过程中,其呼吸器官依次是( ) A.外鳃内鳃肺 B.内鳃外鳃肺 C.肺外鳃内鳃 D.鳃肺 4.下述对两栖动物的“两栖”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上 B.有时生活在水中,有时生活在陆上 C.主要在水中生活,

7、也可以在陆上生活 D.幼体生活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在水中生活,也可在陆上生活,主要用肺呼吸 5.在脊椎动物中,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是 ( ) A.节肢动物 B.鱼类 C.两栖类 D.爬行类 6.你能说出早期蝌蚪与成蛙的显著区别吗 ( ) A.陆生、用肺呼吸 、无尾、有四肢 B.陆生、用肺呼吸 、有尾、有四肢 C.水生、用肺呼吸 、无尾、有四肢 D.水生、用鳃呼吸 、有尾、无四肢 7.青蛙和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分别是 ( ) A.受精卵、受精卵 B.蝌蚪、种子 C.蝌蚪、花粉粒 D.受精卵、种子 8蛙发育的幼体是 ( ) A、幼蛙 B、蝌蚪 C、受精卵 D、成蛙 板书设计 两栖动物的生殖与

8、发育 生殖 : 鸣叫 抱对 产卵 在水中受精,离不开水的限制 发育 :变态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教学反思 本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师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从而使学生感到自身知识的不足,因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保证了学生的参与性和课堂的高效性。 学生凭借积累的知识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教学过程中,还采用比较法来比较青蛙与家蚕、蝗虫生殖发育的异同,通过新旧知识的碰撞,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以及通过师生共同完成青蛙生殖和发育整个过程的板书,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个清晰的脉络。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有很多,当然这也反映了本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有待提高;还有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我只是巡视,而没有参与到学生中去,这也是需要改进的;课堂的掌控能力等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从这堂课后,我明白一个道理,上要好一堂高效课,要注意考虑以下几方面:1、对教材内容的灵活运用;2、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景;3、对学生熟悉的课题要不断提出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感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