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92047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2 3 4 5 6 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8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9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一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1 开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1 代表 林则徐 编译 四洲志 各国律例 等资料 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 编撰出 海国图志 阐述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2 作用 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10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2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地主阶级洋务派 1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 代表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3 主张 提出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

2、夷长技以自强 的思想 4 实践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 5 评价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但未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11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3 维新变法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 1 早期维新思想 背景 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 王韬 郑观应等 主张 经济上 发展民族工商业 与外国进行商战 政治上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文化上 兴办学校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局限 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 未付诸实践 12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2 康梁维新思想 实践 创办学堂 著书立说 创办报刊 进行戊戌变法 作用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中

3、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3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微点拨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 政治上 维新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2 经济上 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 思想文化上 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敢于放眼世界 追求新思想 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 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14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二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 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 自由 平等 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经济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

4、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力图 根本之救亡 直接原因 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15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2 概况 兴起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等 主要阵地 新青年 活动基地 北大 蔡元培实行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6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3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 迷信 民主 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 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 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有人提出 打倒孔家店

5、 的口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发表 文学革命论 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 17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4 影响 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 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局限性 18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 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的爆发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概况 1918年 李大钊发表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6、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 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1919年 李大钊为 新青年 主编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其中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 出版刊物 劳动界 劳动者 劳动音 等 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19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3 影响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1921年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诞生 20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自主探究辨一辨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主张的侧重点提示 两者虽都属于地主阶级派别 但其主张的侧重点不同 前者主张 师夷长技以

7、制夷 即抵抗外来侵略 而洋务派则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即维护清朝统治 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 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想一想康有为认为 购船置械 可谓之变器矣 不可谓之变事 设邮便 开矿务 可谓之变事矣 未可谓之变政 你是怎样理解康有为的 变政 思想的 提示 政 是指政治制度 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就必须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 以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1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画一画新文化运动 串一串从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中国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 从学习内容看 从学习器物层面发展到学习政治制度层面 2 从学习主体看 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 3 从学习背景看 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

8、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入 4 从学习目的看 为救亡图存 民族崛起而学习 22 主题一 主题二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图片说史解读鸦片战争以前 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封建正统儒学 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在中西文化的最初碰撞中 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西方的 坚船利炮 面前不堪一击 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 夷狄 也有可取之处 要以 夷之长技 来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 23 主题一 主题二 真题溯源 2014江苏单科 22 节选 材料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据王尔敏 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 相关表格简编 24 主题一 主题二 思考材料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 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

9、提示 表述 或谓 纲常政教 中国自有常经 惟兵商二途 宜集思以广益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25 主题一 主题二 论从史出用多元史观评价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主张 1 从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 看 洋务派受其地主阶级的阶级属性所限 其提出 中体西用 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传统的纲常名教 2 从现代化史观看 它打出的 自强 和 求富 旗号 冲击了 重农抑商 的陈腐观念 对中国的工业 国防 军队 教育和外交现代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 从整体史观看 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 旧思想的冲击 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

10、从文明史观看 中体西用 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的冲突 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近代文化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 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 西学之所长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由 传统 开始向 现代 的转变 26 主题一 主题二 高考例析1 2016课标全国 29 1903年 张之洞等拟 奏定学堂章程 其中规定禁止使用 团体 膨胀 舞台 影响 组织 运动 报告 观念 等新名词 其根本目的在于 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 反对向西方学习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27 主题一 主题二 28 主题一 主题二 29 主题一 主题二 从维新变法到新文化运动真题溯源 201

11、8天津文综 13 材料一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 曰 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 约而论之 西洋今日 业无论兵 农 工 商 治无论家 国 天下 蔑 无 一事焉不资于学 公等从事西学之后 平心察理 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 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 亦必既通西学之后 以归求反观 而后有以窥其精微 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 救亡决论 1895年 材料二不佞垂老 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 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 只做到 利己杀人 寡廉鲜耻 八个字 回观孔孟之道 真量同天地 泽被寰区 严复 与熊纯如书 1918年 30 主题一 主题二 材料三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 严复是一个

12、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 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 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 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 费正清等编 剑桥中国晚清史 思考 1 根据材料一 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提示 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 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 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原因 维新变法时期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 主张向西方学习 进行变法 新文化运动时期 对社会现状不满 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 31 主题一 主题二 2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

13、时的思想潮流 提示 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 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以俄为师 成为新的救亡选择 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 3 结合材料一 材料二 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提示 不准确 理由 维新变法时期 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严复反思西方文明 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 4 综上 结合当今时代 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提示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 既要继承 也要反思 要增强文化自信 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 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 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 32 论从史出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

14、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境遇 主题一 主题二 33 主题一 主题二 高考例析2 2018课标全国 28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 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 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 天演论 时 煞费苦心 地将二者联系起来 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 传播 中体西用 思想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34 主题一 主题二 35 教材补遗 史著赏析 问题 和 主义 的论战1919年7月20日 胡适在 每周评论 上发表了 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 主义 一文 引发了一场 问题 与 主义 的论战 胡适认为

15、当前思想界出现的弊病 就是空谈主义 高谈主义 而不去研究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 应该 多提出一些问题 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 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那个问题如何解决 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 那种主义如何奥妙 8月17日 李大钊在 每周评论 第35期发表了 再论问题与主义 针对胡适过分强调解决实际问题 李大钊提出 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 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 这是交相为用的 这是并行不悖的 李大钊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 正确地指出 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 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36 教材补遗 史著赏析 关于 根本解决 中国问题的主张 是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观察中国政

16、治问题所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 问题与主义之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论战 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 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公开分裂 在这次斗争以后 马克思主义继续同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思想进行论战 逐步开拓自己前进的道路 37 教材补遗 史著赏析 这场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 1858 1927 和梁启超 1873 1929 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 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 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 康有为和梁启超追求的并不是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 而是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 美 杰里 本特利 赫伯特 齐格勒 新全球史 解读作者在材料中介绍了康有为和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 作用及变法的目的 康有为撰写了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等著作 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发表 变法通议 宣传伸民权 设议院的主张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通过宣传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古训 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促进了思想解放 为 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 奠定了思想基础 康有为和梁启超变法的目的是使中国转变为强有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