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脚》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691885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山虎脚》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爬山虎脚》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爬山虎脚》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爬山虎脚》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爬山虎脚》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爬山虎脚》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山虎脚》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体会新词意思。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 直观与启发相结合,文本与课外拓展相结合,自学与合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1.自然导入:出示爬山虎的课件,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植物吗?爬山虎是一种攀援蕨类植物,也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一种优选植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课爬山虎的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作

2、者简介:出示课件。这就是本文的作者叶圣陶,他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是我国的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他曾写过许多童话稻草人旅行家一粒种子等等。 二、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读准字音,准确组词。 指导书写:虎。 三、初读课文 让学生边听录音边思考:课文分别描写了爬山虎的哪些特点? 四、仔细探究课文内容 1.根据老师的学习提示,分组学习课文 (1)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它的形状、颜色如何? (2)爬山虎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找出文中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 (3)爬山虎的脚触墙和没触墙的有何变化? 2.小组交流,自己学习第三自然段(显示课件) 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老师总结。

3、 3.比较句子的不同 (1)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细丝。 (2)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个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第二句子加上“枝状”“六七根”“像蜗牛的触角”表达更具体完整。 4.老师小结 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爬山虎的秘密。 5.看课件,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并交流学习结果 看课件第三张:观察图片,观察爬山虎的脚爬墙过程。 作者准确运用了“触变直弯拉贴爬”动词,具体描写了爬墙的过程。 6.学习第五自然段 (1)汇报学习成果再观察再朗读再思考。 萎了 细丝 小圆片 灰色 爬山虎的脚和墙有着密切的联系。 (2)老师总结:我们也要学习作者连续观察的好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把内容写

4、具体。 (3)同学们,通过对比的写法,我们可以发现触墙和不触墙有不同的变化,爬山虎的脚与墙有着依赖。那么,爬山虎生在什么地方? 7.默读第一自然段 想一想:作者只用了两句话,主要先写了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 8.默读第二自然段 (1)找出描写爬山虎叶子颜色的词语和叶子特点的词语。 (2)老师播放课件,板书、总结:嫩红嫩绿新绿。 (3)朗读描写叶子的句子,感受静态和动态描写的美。 (4)合着轻松的音乐,老师读前半句,大家读后半句,试着背一背优美的句子。 五、拓展 观看课件:蕨类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它的叶子、茎、脚的变化。 六、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个神秘的宝库。今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神奇,学习了作者仔细观察,具体表达的好方法。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常常能走进自然,睁大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用小手去描绘出更多更美的篇章。 七、作业自选超市 1.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写自己仔细观察过的一种植物,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2.亲手种植一种植物,或者培育种子发芽(如:生豆芽、生蒜苗),认真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八、板书 爬山虎的脚 生长的地方 叶子 脚 仔细观察 具体表达 编辑 孙玲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