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综合习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91833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综合习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综合习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综合习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综合习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综合习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综合习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综合习题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建瓯二中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2章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05年6月,国内某知名媒体报道,国内啤酒生产企业中95%以上在生产过程中都添加了甲醛作为添加剂,在啤酒行业内引起极大反响。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组成中仅有C、H两种元素B甲醛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对人体无危害,所以可以放心饮用啤酒C甲醛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D甲醛既可以被氧化生成甲酸、也可以还原生成甲醇2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图所示的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

2、A卤代烃 B酯 C氨基酸 D醇钠 3下列物质中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还能发生缩聚反应的是( )A甲醇 B甲醛 C甲酸 D苯酚4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是( )A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C苯酚的浑浊液加热后变澄清 D苯酚的水溶液中加NaOH,生成苯酚钠5能使有机物 转变为 的物质是( )ANaOH BNa2CO3 CNaHCO3 DNa6具有下列分子式的有机物,一定不是酯类的是( )AC3H8O2 BC3H6O2 CC6H10O2 DC7H14O27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苯酚 BCHCl3 C 新戊烷 DCH3CH2OH8可把苯酚、硫氰

3、化钾、乙醇、氢氧化钠、硝酸银等五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A溴水 B酚酞溶液 C甲基橙溶液 DFeCl3 溶液9下列反应中葡萄糖被还原的是( )A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 B葡萄糖变成己六醇C葡萄糖在人体内变成CO2和H2O D葡萄糖变成五乙酸葡萄糖酯10有甲、乙两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甲组中能和乙组中各物质都起反应的是( )甲组:甲酸、乙酸钠、乙酸乙酯、苯酚; 乙组:NaOH、溴水、甲醛、FeCl3溶液A B C D11已知甲醛(HCHO)分子中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苯乙烯 B苯甲酸 C苯甲醛 D丙酮 12下列各组物质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4、)苯和苯酚用分液法分离 淀粉溶液中含有NaCl,用渗析法分离 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酸、乙醇,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而除去A B C D全部13 的异构体中结构中含苯环且属于酯类的有( )A3种 B4种 C5种 D614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15以2丙醇为原料,制取(CH3)2C(OH)CN时,发生反应的类型依次是( )A氧化、加成 B氧化、消去 C加成、还原 D加成、氧化16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A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

5、:CH3CH3 CH2=CH2B分子中氢卤键的键能:HF HCl HBr C分子中氢氧键的活泼性:D分子中碳氢键的活泼性:17欲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下列试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变棕红色B滴入硝酸银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生成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生成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生成18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B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

6、水层C苯(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19对同样的反应物若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得到不同的产物。如又知C2H5OH在活性铜催化下,可生成CH3COOC2H5及其他产物,则其他产物可能为( )AH2 BCO2 CH2O DH2和H2O20黄曲霉素的结构如图, 1 mol该化合物分别与H2、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H2和NaOH分别为( )A6 mol 2 mol B7 mol 2 mol C6 mol 1 mol D7 mol 1 mo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0分。)21.(4分)填写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

7、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序号待测物质加入试剂操作方法(1)乙醛(乙酸)(2)CH3CH2OH(水)(3)苯(苯酚)(4)乙酸乙酯(乙酸)22.(4分)昆虫能分泌信息素。下列是一种信息素的结构简式:CH3(CH2)5CHCH(CH2)9CHO。指出该物质中的任意一种官能团,为该官能团提供一种简单的鉴别方法并简述实验现象,写出与鉴别方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别,完成下表。官能团鉴别方法及实验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别D氧化23.(4分)已知(1)如果A、C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4H8O2的结构简式是_。(2)如果A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能,则C4H8O2的结构简式是_。(3)如果A

8、、D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4H8O2的结构简式是_。(4)如果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而D能,则C4H8O2的结构简式是_。24.(3分)下面是一个四肽,它可以看做是4个氨基酸缩合掉3个分子水而得。式中,可能是相同的或不同的烃基,或有取代基的烃基,称为肽键。今有一个“多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1)该多肽是_肽(填汉字)。(2)该多肽水解后,得到_个谷氨酸分子,_个丙氨酸分子(填数字)。25.(10分)已知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有关的有机试剂的沸点如下:CH3COOC2H577.1;C2H5OH78.3;C2

9、H5OC2H5(乙醚) 34.5;CH3COOH118。(I)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步骤如下:在蒸馏烧瓶内将过量的乙醇和少量的浓硫酸混合,然后经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醚、醋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2)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的目的是 。(II)将粗产品再经下列步骤精制:(3)除去其中的醋酸,可向产品中加入(填字母) 。A.无水乙醇 B.碳酸钠粉末C.无水醋酸钠(4)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分离。其目的是 。(5)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振荡。其目的是。 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放入另一干燥

10、的烧瓶内,再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 沸程7678之间的馏分,即得乙酸乙酯。26.(6分)已知:一定条件下CH2CHCHCH2与Br2可发生下面的反应:CH2CHCHCH2Br2 BrCH2CHCHCH2BrCH2CHCHCH2Br2 BrCH2CHBrCHCH2 CH2CHCHCH22Br2 BrCH2CHBrCHBrCH2Br利用上述信息,按以下步骤从 合成 (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分别写出B、D的结构简式:B_,D_。 (2)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填数字代号)。(3)试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_。27.(9分)取某一元羧酸的甲酯0.6

11、8 g和0.2 molL-1的NaOH溶液40 mL混合加热,使之完全水解。然后再用0.2 molL-1的盐酸15 mL中和剩余的烧碱。已知2.72 g的该甲酯完全燃烧可得7.04 g CO2和1.44 g H2O,求:(1)该甲酯的最简式;(2)该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3)该甲酯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和名称。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2章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1、 选择题1D2C3B4B5D6A7D8D9B10D 11D12B13D14B15A16D17D18C19A20A二、非选择题21.(1)NaOH溶液 蒸馏(2)CaO 蒸馏(3)NaOH溶液 分液(4)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22官能团鉴别

12、方法及实验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别碳碳双键加溴水溴水退色CH3(CH2)5CHCH(CH2)9CHOBr2CH3(CH2)5CHBrCHBr(CH2)9CHOBr2加成反应醛基加银氨溶液生成银镜CH3(CH2)5CHCH(CH2)9CHO2Ag(NH2)22OHCH3(CH2)5CHCH(CH2)9COONH42Ag3NH3H2O氧化反应23.(1)HCOOCH2CH2CH3 (2) HCOOCH(CH3)2 (3)CH3COOCH2CH3 (4)CH3CH2COOCH324.(1)十 (2)4;2;25.(1)增大反应物乙醇的浓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2)增加醋酸浓度,减小生成物乙酸乙酯的浓度,有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3)B (4)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 (5)除去粗产品中的水26.(2)(3)27.(1)C4H4O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