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 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导学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91823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 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 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 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 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 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 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 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 导学案 -第一课时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分析1、 荒漠化的概念:实质、分布、成因、表现荒漠化的三种表现形式: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它们的实质都是 现象,但产生原因和分布地区不同关于荒漠的几个易混概念的区分荒漠与荒漠化。荒漠化与沙漠化。2、 西北地区:(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相对位置: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海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内陆2.范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分3.地形:地形以 为主,东部 ;西部是 相间分布。4.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思考:西北地区的干旱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有什么关系?5.

2、景观:以 为主(二)西北荒漠化的原因分析自然原因(1) 基本条件: (2) 物质条件: (3) 动力条件: (4) 重要原因:气候异常人为原因:(统计表明: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过度樵采典型地区危害 的地区植被遭到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 和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农垦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草原地区挖掘水井斑点状荒漠化绿洲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加剧下游土地荒漠化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次生盐碱化(3) 荒漠化的危害1、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掩埋农田,土地退化,农业减

3、产)2、村镇、道路、水库、灌渠(流动沙丘掩埋)3、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频发)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土地沙化)【拓展延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自然原因1. 气候:夏季多暴雨图4-42. 地形起伏大3. 土质疏松4. 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人为破坏植被严重1.过度樵采2.毁林开荒3.陡坡开垦水土流失的危害发生地:土壤贫瘠,农业减产;沟壑加剧,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旱涝频发,生态恶化。中下游:河床抬高,江河湖库淤积,河道阻塞,加剧洪涝灾害;供水效益变差。【探究活动】家乡红漠化的原因及其危害荒漠化的防治巩固提高(2015山东泰安中学上学期学情检测)下图为某区域环境变

4、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2造成该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A乱砍滥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C工业污染加剧 D人口大量迁入 (2015山东文综)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4“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

5、分配水资源(2015江苏)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56题。5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区河流上游地区盆地中央绿洲地区A B C D6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2014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79题。7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 B乙C丙 D丁8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水分C坡度 D温度9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

6、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2014临沂市一模)下图为我国50N附近某牧区的土地利用图。该区域最高海拔1 480米,区内最大高差小于300米。回答1011题。10近年来,该区域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土地沙漠化扩大水环境恶化洪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增加地面大幅沉陷A B C D11该区域的干流河谷地带没有形成林区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A河道弯曲,冻土广布 B地势较低,降水量多C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 D山地阳坡,水分蒸发(2015湖南望城一中第一次月考)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

7、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读图,回答1213题。12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D居延海的湖泊水13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2、 综合题142014课标,36(2)(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

8、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错那湖东北部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15.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1)上图中字母分别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B_C_D_ (2)分析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的原因。(3)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响?人口增加 高温多雨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2)

9、表层土壤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地表变得崎岖不平;淤积下游河道和湖泊。引发滑坡、泥石流(3)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4分)(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