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光辉历程与大学生的使命.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91760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光辉历程与大学生的使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党的光辉历程与大学生的使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党的光辉历程与大学生的使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党的光辉历程与大学生的使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党的光辉历程与大学生的使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光辉历程与大学生的使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光辉历程与大学生的使命.ppt(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的光辉历程和大学生的使命 主讲 刘海春教授博导 党的光辉历程和大学生的使命 思考 如何认识历史 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二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三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耻辱史 一部民族抗争史 鸦片战争把中国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当民族到了最危难关头 仁人志士奋起反抗 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戍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屈辱的岁月 悲壮的抗争 艰辛的求索 明确地证实了一个结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这是因为 1 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谋

2、求强盛 2 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 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总之 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一 红船上诞生 1919 1927 二 斗争中成长 1927 1937 三 抗日先锋队 1937 1945 四 解放全中国 1945 1949 五 建设新世界 1949 1956 六 历史的考验 1956 1976 七 改革开放路 1976 1990 八 走进新时代 1990 一 红船上诞生 1919 1927 1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为中

3、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0年初 李大钊 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8月 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 10月 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2 中国共产党 一大 的召开1921年7月23日 31日 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13名代表 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会议选举陈独秀 张国焘 李达3人组成中央局 3 中共 二大 和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南成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4、 出席的代表有12人 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中共二大 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中国革命的性质 对象 动力和前途 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二大以后 党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但 二七 惨案的教训让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 中共 三大 和国民大革命1923年6月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大会的代表有30人 代表全国党员420人 大会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在中国共产党

5、的领导 影响和推动下 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 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 在斗争的关键时刻 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 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二 斗争中成长 1927 1937 1 南昌起义和人民革命军队的建立1927年8月1日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等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 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 它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 2 井冈山的革命星火1927年9月毛泽东赶赴湖南 组织领导秋收起义 但起义军在进攻长沙时受挫 毛泽

6、东决定改变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 10月抵达井冈山 并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 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 走上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 开辟了新的道路 4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在王明 左 倾错误指导下 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 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 纠正了党内的 左 倾错误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 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随后 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 战胜敌

7、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至此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三 抗日先锋队 1937 1945 1 国共二次合作和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7月7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 以国共两党为核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2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1937年8中共召开洛川会议 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 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 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 1938年 毛泽东发表 论持久战 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 3 抗日斗争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师

8、长林彪等人的率领下 在平型关歼灭日军1000余人 取得了抗战以来歼灭战的第一个胜利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百团大战 此役严重打击了日军 增强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提高了共产党 八路军的威望 对于克服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危险 争取时局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4 中共 七大 和抗战胜利1945年4月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这次大会制定了打败侵略者 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 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 解放全中国

9、1945 1949 1 重庆谈判和内战爆发抗战胜利后 党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实现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 1945年8月28日 毛泽东 周恩来等组成的中共代表团抵达重庆 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这次谈判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真和平的决心 从而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1946年6月底 得到美国支持和援助的国民党统治集团 悍然发动全面内战 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以自卫战争挫败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947年6月刘伯承 邓小平等三军挺进中原 这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 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 从1948年9

10、月到1949年1月 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 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使国民党集团的主要精锐部队基本消灭殆尽 国民党反动集团从此陷入土崩瓦解之中 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的前夜 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解放南京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之际 1949年春党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这次会议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胜利作好了充分准备 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4月23日占领南京 宣告了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结束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 五 建设新世界 1949 1956 1 新中国成立1949年

11、10月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 会上一致决议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下午3时 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 举行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 中国人民从此成为中国社会的真正主人 中国从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 巩固政权为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 党在建国之初 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并通过三年的努力 调整了旧中国的经济结构 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 3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在政权巩固 经济

12、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 党适时地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这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人民生活的普遍改善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证明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六 历史的考验 1956 1976 1 中国共产党 八大 的召开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正确分析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 提出了主要任务和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八大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

13、十年探索1957年以后 党的领导曾在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速度问题上发生 左 的偏差 如反右斗争扩大化 反右倾 斗争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使社会发展主义建设事业遭到严重挫折 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 党采取措施纠正 左 的错误 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八字方针 在政治 思想 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政策调整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打下了很大一部分物质技术基础 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3 十年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 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 党和人民同 左 倾错误和林彪 江青

14、反革命集团进行艰难曲折的斗争 使 文化大革命 的破坏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虽然遭受巨大损失 但仍然取得了进展 中国共产党 人民政权 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 党终于依靠自身的力量 战胜了林彪 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克服动乱 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迎来了新时期 七 改革开放路 1976 1990 1 真理标准大讨论 文革 结束后 华国锋坚持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 致使 文革 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前后 邓小平 陈云等一大批老同志亲自宣传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篇文章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场关于

15、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展开 这场大讨论 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从根本上冲破长期 左 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决定全党工作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 制定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领导下 在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坚决实行拨乱反正 逐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 政策 党的十二大

16、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通过总结经验 党初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4 党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年6月下旬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全会之后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全国政治局面迅速趋向稳定 经济形势逐步好转 思想战线出现了新的转机 八 走进新时代 1990 1 党的 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这次大会全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党的十四大的胜利召开 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工程全面启动 2 党的 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作了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的报告 大会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党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