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卷三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91698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卷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卷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卷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卷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专题7-8期末练习卷一选择题1(2017贵州高考适应性考试35)西方近代某种文学流派,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常常以强烈的对比色彩来强化和突现主观倾向,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常常会改变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导致这一流派出现的因素是A启蒙运动的影响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工业革命的完成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2(2017江苏徐州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30)某文学流派“把理性、规范、进德等劝诚如旧衣般脱去,唤醒人们的情感,使人的精神可以自由地驰骋强调自由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下列美术作品与该流派艺术特征相似的是() 3(2017云南昆明一中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训练

2、35)英国画家兼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年)曾写道:“不要杀死飞蛾或蝴蝶,因为最后的审判即将来临。将你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披一件给纯净心灵的衣裳。在每一份伤痛与悲哀中,必然亦有喜悦的存在”。这属于()A古典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C现实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4(2017河北保定一模33)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A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B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D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5(2017江西赣州高三期末25)德

3、国文学理论家施莱格尔指出:“文学的功能不在于教化启蒙或描写反映现实,文学应该写幻想和无限的渴望先自由地幻想,描写对现实的渴望,然后再痛苦地粉碎、破坏自己创造的这一幻想世界。”符合这一观点的文学作品是()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雨果的巴黎圣母院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D海明威的老人与海6(2017全国卷高考模拟一34)17世纪开始,在西欧、特别是法国流行一种文学思潮,主张用民族语言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该文学思潮是()A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B承认了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C侧重从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D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

4、上妥协的产物7(2017贵州贵阳一模33)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文学领域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其中重要的文学流派。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揭露社会黑暗面B鼓吹暴力革命C真实地再现历史D塑造英雄形象8(2017福建高三单科质检23)西方浪漫主义前期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扬快乐为主题。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这种变化反映了()A音乐家浪漫情怀的缺失B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C科技进步弱化人的作用D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9(2017河南高三4月质检35)19世纪中期以后,钢琴采用铸铁的结构使琴的音色更

5、浓厚而辉煌,钢琴加上踏板装置使琴弦之间相互发生共鸣,激发了浪漫主义作曲家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作灵感。这表明浪漫主义音乐()A对外界环境有强烈敏感性B对演奏乐器有较高要求C已成为当时主流音乐风格D善于引发人的内心情感10(2017江苏宿迁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9)(美)社会学家贝尔这样表述:“19 世纪的中心意识是把社会看成一面大网(文学里的生动幻象是一张蜘蛛网)用较抽象的哲学术语表达,如黑格尔所述,每一种文化,每一历史时期,以及与它们相应的那个社会, 都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由某种内部原则束扎成型。这种内部原则,对黑格尔来说是内在精神(Geist),对马克思来说是决定所有社会关系的生产方式。”这一表

6、述揭示了()A不满现实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出现B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产生的根本原因C科学发展促进文艺产生新的创作流派D精神危机成为文学创作的表现主题11(2017山东济南二模33)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发展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C启蒙运动的兴起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12(2017安徽黄山二模34)有学者在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

7、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与这一文学艺术流派相似的是()A蓝色的多瑙河B拾穗者 C向日葵D等待戈多13(2017福建厦门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1)卫姆塞特和布鲁克斯在西洋文学批评史中,把现实主义理解为十九世纪中叶一种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的逆动。所谓“逆动”是指()A挑战浪漫主义B批判丑陋现象C否定理性王国D反对工业革命14(2017江苏高考模拟一20)“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加强表现力的新

8、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下列绘画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15(2017福建厦门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2)早期印象派画家认为“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可见,这一画派强调()A景色的虚幻特征B个体感受的表 C景物的瞬间真实D景物的细节描绘16(2017江苏南京三模20)某作家的小说可当得起“诡异”二字,一个故事到他笔下,总有一番折腾,他像害怕孤独、恐惧、平庸一样地逃离所谓客观的描写,情节的走向常常出人意料,他是以幻想和离奇的手法反映现实中人的异化。下列作品和该作家风格一致的是() 17(2017山东潍坊二模34)20世纪中期,

9、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 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该作家主张()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B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C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D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18(2017河南商丘二模35)“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是()A浪漫主义文学B古典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19(2017湖北黄冈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4)二战后,某戏剧在巴黎比伦剧院首演,演出尚未结束,观众便成群结队地离开剧场,只有一小部分人坚持下来。而

10、且对该剧给了高度赞扬,后来这出戏在美国一所监狱上演时,出人意料的受到囚犯们的热烈欢迎。据此分析,下列作品与该戏剧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格尔尼卡B巴黎圣母院 C战争与和平D西风颂20(2017江苏镇江三模20)“他按照主观理解和创作意图,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形面重新加以组合。这种组合不仅把几个角度所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构造,置于完整性中加以表现,而且把物体构造变形为主观精神所体验到的东西。”“他”的代表作应是() 21(2017江苏宿迁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0)下面左图是我国元代王冕的绘画作品,下图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绘画作品。认真观察这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A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B着重表

11、达作者的主观感受C反映真实的生活和情趣D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22(2017江苏扬州高三期末20)有人说“觉得名画丑和会不会欣赏没有关系,却和有没有文化有关系”。下列从文化的视角对关于两幅名画理解正确的是() 蒙娜丽莎所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女性,属于现实主义风格 达芬奇在画作中渗透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哭泣的女人强调光与色的运用,属于印象画派 毕加索的画作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恐惧、精神分裂等意识倾向ABCD23(2017江苏苏州高三期末20)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

12、形象,而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A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B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C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国画家列宾D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莫奈24(2017山西太原高二第一学期期末4)现代派美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伴生产物,它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变革。毕加索是其中的代表,下列说法能体现毕加索绘画特点的是()A绘画题材的选择注重画面的博大精深B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C主张抒发个性,色彩明快,注意光和色的作用D反对传统主义和理性主义,艺术境界趋向极端25(2017江苏盐城三模20)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悄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26(2017江苏宿迁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30)英国诗人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了长诗荒原。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该作品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27(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