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八章.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91204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8.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八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八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八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八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八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八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八章.ppt(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懂得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认识中国要实行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懂得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中国以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一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二 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三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确立与性质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

2、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前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建立起来的 这就是当时的各个解放区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开始了过渡时期 2 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认识的深入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 独立的社会形态 它本身具有过渡性 它是处在很深刻的变动之中的 正因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的性质 毛泽东认为 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 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 1954年9月15日 刘少奇在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中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再次做出深入地论证 经济上的特点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 1952年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 国营经济19 1 合作社1 5 国家资本主义0 7 私人资本主义6 9 个体经济71 8 其中主要的经济成份是三种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 三种主要的经济成份及与之相应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 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之间的矛盾 就集中地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两种基本矛盾 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二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1 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 这是一项历史任务 1952年底基本完成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 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 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

4、上看 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 他又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2 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加工 订货 统购 包销 私营经济在数量上的明显上升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3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改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道路 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 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两个根本任务之一 一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中国工业的落后 中国工业的落后 中国工业的落后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

5、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中国工业的落后 1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万物商品化与过程市场化劳动力 商品 技术的运动与积累 市场的扩张英国与美国德意志与日本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剪刀差农业集体化先生产 再生活大政府 小社会前苏联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工业化的中心任务以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的中国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特别是大力发展钢铁 煤炭 电力 石油 机器制造 飞机 坦克 拖拉机 船舶 车辆制造 国防工业 有色金属和基本化学工业 根据生产

6、资料优先增长的原则 世界上主要有优先发展轻工业和优先发展重工业两种道路 毛泽东选择了后者 为什么 其一 重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当时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国家重工业比重就越高 其二 国际环境的制约 朝鲜战争爆发 大陆与台湾对峙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 封锁和制裁 其三 苏联榜样的作用 优先发展重工业极大增强了苏联国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共中央领导人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决定在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彻底完成 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之前 先不急于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 对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 中共中央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1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

7、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方面 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 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另一方面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开始发生了重要变化 1952年9月24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 我们要在 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 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 刘少奇 周恩来等也都论述过 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 的设想 两方面的原因 一体双翼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2年底开始酝酿1953年9月正式提出 宣传过渡时期总

8、路线 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 2 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强大 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大型工业项目基本上是由国营经济承担的 b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需要国家和国营经济的帮助 逐步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进一步改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 c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是保证工业发展 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土改以后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互助合作积极性都在提高 d 当时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走苏联

9、的工业化之路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一五计划的决议 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轻工业 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保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766 4亿元 黄金7亿两 二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1 农业合作化任务的提出 背景 土地改革后 农村的生产迅速发展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与贫富分化 过程 第一阶段 土改后 互助组很快在农村中相当普遍的发展起来 第二阶段 1951年12月 中共中央下发了 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草案 草案指出 中国农民在土改基础上所发扬起

10、来的生产积极性 集中的表现在两种积极性上 即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当不能忽视和粗暴的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但是要 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 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2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互助组 社会主义的萌芽初级农业合作社 半社会主义性质土地入股 统一经营高级农业合作社 社会主义性质 苏联集体农庄 集体所有 集体劳动 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中国的农业合作化之路 中国条件下 先合作化 后机械化利用两种积极性 分三阶段逐步过渡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 逐步推广是否增产是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社会改造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3 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 农村景象 农村景象 1956年底 农

11、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进步 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氛围中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 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但在长期间仍然遗留了一些问题 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民劳动积极性的提高 在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上 需要在长期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 1956年底 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总户数的96 3 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达到87 8 1954年底 80 以上的合作社增产增收 两个历史问题 1953年国家对粮食 棉花 油料作物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统购统销 基本取消主要农产品的自由市场交易 大力发展供销社 大力发展合作信用社 限制农村商业经济 切断农村自发势

12、力与城市资本主义活动的联系取消农村高利贷活动空间 中国人的票证生活 农业合作化高潮 1955年夏季 因对浙江等省的农业合作化形势的判断存在异议 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引发了关于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的争论 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辉被毛泽东不点名地指责为 右倾 是 小脚女人走路 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主义改造的急速前进和1956年的经济速度的冒进 19世纪中期欧洲农业化机械已普遍使用 19世纪初期美国收割机得到发展 4 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方针 积极领导 稳步前进组织形式 手工业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方法 手工业全行业一起合作化1956年底 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 7

13、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1 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组成部分 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敌人 政治上打倒政权 经济上没受财产 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阶级的本性 同时拥护社会主义宪法 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10月4 11日 中共七届六中 扩大 全会在京召开 基于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加快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步伐也跟着加快 11月16 24日 中央会议讨论了 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 草案 中共关于加快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步伐的设想得到了李蚀尘 荣毅仁 陈叔通等工商界名流的拥护 陈叔通 荣毅仁 利用 限制 改造 利

14、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在经济领域的积极作用 增加产品供应 扩大商品流通 增加工人就业 为国家提高税收 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管理阶层及其知识分子为国家工业化服务 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剥削本质和不利于社会主义国计民生的行为 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和高级形式这一必经过渡之路 逐步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工商业 国家资本主义的两种形式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企业由资本家经营 同国营社会主义商业经济订立合同 通过收购 加工 订货 统购 包销等方法切断资本主义工业企业与市场的联系 通过经销 代销 代购代销 公私合营等方法分化资本主义商业企业对市场的直

15、接控制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因素深入到资本主义工商业内部的人事 生产 经营 管理 核算等各个方面 当然同时保证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技术 经验和责任的充分发挥 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马克思 恩格斯的设想列宁的观点 马克思 恩格斯的设想 我们决不认为 赎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允许的 马克思曾向我们讲过 并且讲过好多次 假如我们能用赎买摆脱这个匪帮 那对于我们是最便宜不过的事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卷P585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列宁的观点 在赎买的条件下文明地有组织地转到社会主义 那就要给资本家付出较高的价钱 向他们赎买 这种思想是完全可以容许的 2 和平赎买

16、政策实现 第一 是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 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 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第二 在改造他们的同时 给与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第三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 并且对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时核定资本总数为 24 2亿元 赎买中 资本家共获得 32 5亿 其中利润 13亿 定息 11亿 高薪 8 5亿 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应于1967年完成 结果提前了12年 于1956年底就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另一方面 当时的资本家是白天敲锣打鼓 晚上回家抱头痛哭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周恩来1955年1月16日谈到荣毅仁时说 他是全国第一号的资本家 他在这个地方讲 他那个阶级应当消灭 可是 另外碰到的一个人又跟他说 你祖宗三代辛辛苦苦地搞了点工厂 在你手里送出去实在可惜呀 他也眼泪直流 这是很自然的 合乎情理 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 P429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 四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到1956年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