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6911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起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大家普遍认为栽培容易,效益不佳,但如果改变其传统的栽培方法,实行反季节栽培,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从 2001 年进行塑料大棚冬春茬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试验,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马铃薯平均亩产量 1300 千克1600 千克,亩产值 3500 元5000 元;鲜食玉米平均亩产 3500 个4000 个果穗,亩产值 3000 元5800 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栽培技术如下:一、提早栽培的保温措施在塑料大棚内采取多层覆盖法,即在 10 月下旬11 月上旬扣塑料大棚,在大棚膜下 25 厘米和 45 厘米处分别顺畦方向拉两层 16 号钢丝,然后在每层钢丝上顺棚向拉上天幕(

2、米的聚乙烯无滴膜),幅宽根据立柱间距而定,两幅之间用小夹连接;播种或定植后再覆地膜和起小拱棚;大棚内四周底脚至棚肩围“裙子”(薄膜与天幕相同);大棚外四周底脚横围草苫子。二、栽培方法根据棚内热能分布,二者应采取 22 套种形式。施粪肥扣棚后待土壤化冻开始翻地、施肥、作垄。亩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4000 千克5000 千克,深翻 25 厘米30 厘米,晾晒 7 天10 天后作垄。大行距 60 厘米,小行距 50 厘米,垄高 10 厘米15 厘米,作好垄后灌透水等待播种。二五等品种,种薯进行催芽处理,即将种薯置于 2025环境中,加覆盖物,促进发芽。当幼芽长到 2 毫米3 毫米时撤掉覆盖物,摊开种

3、薯晾晒,这时温度应降到1518,使幼芽变成紫色、粗壮,不要过长。切种薯时,剔除病薯,作好器具消毒,种块茎要选带 1 个2 个壮芽,块茎尽量大些,一般 20 克25 克,为幼芽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种薯切好后拌少量草木灰,放在阴凉处,避免杂菌感染。1 月上旬播种,株距 20 厘米22 厘米,幼芽同朝侧上方摆放,覆土 4 厘米6 厘米,再覆上地膜,以保温保墒,寒流期间扣小拱棚。玉米品种选择早甜糯、津鲜 6 号等早熟品种。播种前将种子晾晒 1 天2 天,去劣去杂,浸种 1 天,于 2 月中旬播种,株距 17 厘米18 厘米,穴深 3 厘米4 厘米,向穴中浇水后每穴播 2 粒3 粒种子,水渗后覆土

4、,再覆地膜。三、天温度 1825,注意及时给地膜打孔,避免烤伤苗子。当出苗 60%70%时浇一水后蹲苗;出苗后至开花前阶段,白天温度 1821,12 片14 片叶时浇一水,晴好白天撤掉小拱棚,晚上再覆上。到 3 月上旬把小拱棚全部撤掉;块茎膨大期白天温度 1718,最高不超过 25,夜间不超过 15,此期浇两水,追一肥,亩施复合肥 20 千克,块茎成熟期减少浇水。 叶间苗,6 叶定苗,去弱留壮,一穴一株,及时补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壮。苗期不特别干旱不浇水,温度管理与马铃薯基本一致;拔节至雄穗抽出前,白天温度 1621,最高不超过 25,14 片15 片叶时浇一水,顺水亩追复合肥 15 千克;授粉期至灌浆前阶段,采取人工授粉,白天温度 1825,顺水亩追尿素 15 千克,及时除去细弱雌穗,每株留一个果穗,有些强壮株也可留两个果穗;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