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1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91009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1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1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1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1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1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1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1 Word版缺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高考模拟(21)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8分)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图8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1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 B唐长安C宋汴梁 D元大都1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

2、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 BC D16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3、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图9 图10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 B C D18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19“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

4、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A B C D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海外殖民掠夺A BC D21图11中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图11A16世纪前期在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

5、国家统一B19世纪初在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C19世纪中后期在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20世纪前期在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22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A邦联制 B两党制C议会制 D共和制2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

6、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合国成立 不结盟运动兴起A BC D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7、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42、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崛起的影响,无疑也是一个多解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国竞争的核心是文明的竞争,大国崛起的核心是文明的崛起。一部人类文明史证明了这样一条规律,谁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明,谁就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历史深层的运动,决定着哪些国家有条件实现“崛起

8、”。这“历史深层的运动”,便是文明的运动。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2007年,英国的经济学人封面刊出的是好莱坞电影金刚中金刚爬上帝国大厦的场景,那只大猩猩被换成了熊猫。它以征服世界的严肃姿态出现,投射出欧美精英团体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理。 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请回答: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字数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