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90998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标准 提出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使得 人人都能获得 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 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要 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 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 提供适合的教育 显然 标准 所提出的上述理念与 纲要 的 要求是一致的 课程改革走到今天 愈来愈清楚地说明 其基本出 发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我们可以把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

2、的数学教 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视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 念 一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标准 中的这句话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思考 首先要看到 这句话的主体是 人人 即指学习数学课程的所有 人 而不仅仅指少数人 这是认识其意义的前提 它说明 义务教 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 不是自然淘汰 适 者生存的教育 而是人人受益 人人成长的教育 关于 良好的数 学教育 这个用语 其内涵丰富 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和解读 应 该注意到这句话的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 它说明 我们所 倡导的数学课程观的核心理念是超越学科逻辑自身而在数学育人上 所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 这也为

3、正确理解 良好的数学 教育 提供了应有的视角 1 良好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适宜的 满足发展需求的教 育 对学生来说适宜的数学教育 应该是符合数学课程认知规律和学生 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长期以来 我们习惯以应考来左右数学教学 在课程实践中往往形成一些非良性的数学教学现象 比如 不求数 学本质的理解 靠量的堆砌以追求技能强化训练的教学 不问知识 的来龙去脉 掐头去尾 烧中段 的教学 追求某种 噱头 去编 制偏题 怪题而故弄玄虚的教学 远离数学现实 自我封闭的教学 板着面孔教育人 故意居高临下 让学生望而生畏或敬而远之的教 学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这样的数学教学不但不能从正面产 生数学教育的价值

4、 反而可能从反面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比如 形 成错误的数学观 形成刻板的数学思维方式 产生对数学的厌恶情 绪 丧失数学学习的自信心等等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对于每 一个人具有数学启蒙和初步熏陶的作用 这一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 选拔适合数学教育的学生 而是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程条 件 可以这样认为 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就是良好的数学教育 对学生适宜的数学教育 还必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为学生未来 生活 工作和学习作好准备 以课程内容为例 从前面分析可以看 出 当今社会发展对公民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们越来越多 地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处理以作出决策 统计图和统计 表等统计方式在日

5、常生活中已经变得很常见 另外 对事物不确定 性的认识和理解 也是人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 此 从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角度看 加强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学习就 显得非常必要 2 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 全面实现育人目标对学生来说就是要促使其全面发展 在学校教育 中 数学往往被人们认为是训练思维 增长智力的学科 通过精讲 多练 变式训练来传授 双基 掌握解题技能成为数学课堂教学 的基本方式 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能获得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 识和数学应考能力 但另一方面也造成数学教育目标上的一些失衡 如缺乏对数学本质及思想真正有意义的感悟 缺乏对多样化的数学 活动经验的体验与积累

6、 缺乏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 尤其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注 我们希望今天的数学教育 是一个对学生发展全面表达其育人价值的教育 它不仅关注数学知 识 技能的传授 也关注思想的感悟及经验的积累 不仅关注数学 能力的培养 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 即关注学生 作为一个 全人 的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3 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公平 注重质量的教育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最根本的是表达教育的公平性 数学教育的公平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界所致力追求的目 标 例如 1983 年在华沙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首次提出 大众数学 mathematics for all 的概念后

7、 所倡导的 为了全体学生的 数学 的教育观念对各国数学课程设计产生了积极影响 美国 2019 年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公平性原那么强调 本原那么 向当今流行 于北美的社会观念 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学好数学提出了挑战 公平需要对所有的学生都有高要求并提供均等且优良的机会 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那么和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年 14 页 对我们而言 从古代提出的 有教无类 到今日之 学有 所教 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似乎从来就是我们办教育的指导思想 但问题的关键是在数学教育实践中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这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 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8、 把提高质 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这一要 求需要我们在数学教育中予以落实 在具体教学中 促进公平和关 注质量落实到学生身上是紧密关联的 它应达到这样几层基本要求 其一 希望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均等的数学教育 与其他学科相 比 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度似乎更容易形成学生之间的区分性 而 在现实中 这种区分性又被应试而强化了 无论是基于何种原因 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中 使某些学生不具有 准入性 的现象还是 较普遍存在的 这种状况应该予以改变 其二 在数学课程的实施 过程中 教师应给予所有学生平等的关注与帮助 并针对学生

9、的实际 情况提供适应个性发展的课程教学 特别对于在数学学习方面处于 弱势的儿童 应给予更多的关照与辅导 其三 在数学学习评价中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结果应给予科学 公正的评价 特别应改变 仅凭一纸试卷就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 的做法 其四 使每个 学生都能获得相对均衡的学习结果 这里并不是指每个人都能够达 到绝对一致的水平 而是指经过数学学习每个人都能达到义务教育 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质量要求 其潜能能得到发挥 能获得成长与 进步 4 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奠基阶段 它不应 是 毕其功于一役 的教育 而应是 风物长宜放眼量 的教育 可持续

10、发展的数学教育首先要遵从儿童心理发展应有的阶段性规律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尤其要处理好学生的可接受性与数学的严谨 性 抽象性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各学段的不同要求与学段间的衔接 及整体贯通的关系 处理好近期目标达成和中长期目标 渐成 的 关系 急功近利 拔苗助长的做法只能消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丧失 学习信心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教育是生动的 蕴含丰富发展动因的教育 数学 课程的动因 可以来自数学内部 如逻辑关系的引领 数学活动的 支撑 数学问题的激活 数学思想的启迪 数学方法的丰富 数学 审美的驱动等 也可以来自数学的外部 如现实背景的趣味性与 丰富性 应用环境的多样性 问题解决的挑战

11、性等 也可以来自 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需求和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 如学习的自主建 构 学习中的个性发展需求 学习共同体的交互行为的影响等等 也可以来自教学实施中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如激趣 设问 反思 质疑 试误 探究 激励等 数学教育的这些动因需要在 促进学生发展 的课程核心目标之下 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 适时 有机地展现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教育还应该是富有生命力的 具有自我生长力的 教育 应当指出 这种自我生长性常常不是预设和既定的 而是在 数学课程实施的动态过程中随机产生的 在当前关于课程计划与实 施关系的研究中 一种更为主流的观点是 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 体教育情境中 教

12、师与学生共同 创生 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既 定的课程计划只是提供了这个创生过程的工具 在这样的理念下 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成为教师 学生共同构建教育经验并共同成长的 过程 也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和开发自己课程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深钻教材 了解学情 研究教法外 更应该重视在课堂 上构建一个有利于 创生 的具有自我生长性的数学学习环境 3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诚如 标准 所希望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面向全体学 生 而且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即既要关注 人人 也要 关注 不同的人 既要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 也要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空间 1 不同的人在

13、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表达了数学教育中对 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 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 首先得为这种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而它又是建立 在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应该承认 在传统 数学教育及课堂上 数学所显示的严谨的逻辑以及用符号 公式构 筑起来的理性威严常常形成一种让人不得不服从的权威性地位 加 之考试指挥棒的强化作用 学生往往被过早地卷入应考拿分的轨道 而失去了自我个性发展的空间 当今的教育领域在反思之后开始关 注课程民主 其在哲学认识论上表达出对人的交互主体性地位的确 认 反对教育中的绝对控制和支配 按这样的观点看数学教育 我 们就应该处理好课程

14、中数学与学生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应该摈弃 形形色色的 独白 式的教育而提倡相互尊重 平等交流的 对话 式教育 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创造更为民主的课堂环 境 2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需要正视学生的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 促成发展的多样性 数学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不 同的活生生的生命 它必然要面对个性与差异 尽管 因材施教 是我国教育的古训 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很难这样去做 在数学教 育中 数学特有的逻辑序和形式结构所形成的 刚性 要求 常常 成为 齐步走 和 一刀切 的最为有力的依据 而学生基于各自 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带有 童真 的生动的思想或富于个性色彩的 异想天开 在数学的严

15、格性面前 而这种严格性又常常为教师所 刻意渲染 总是趋于自我消亡 我们提出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 就是希望数学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 数学需求 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为每一个学生 提供多样性的弹性发展空间 这里也包括数学特长生 我们看到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已成为各国数学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 标 如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注重数学教育的水平区分性 把义务教育 年限分为 4 个学段 并把课程目标分为 10 个水平 按其设计 即 使是同一学段的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也有着很大的弹性 韩国 实施的第七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实行 差别化的数学课程 希望通过实施有区别的数学课程 使

16、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日本于 2019 年推出新的数学学习指导要领 以后虽又经修订 仍 始终反映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思想 即提倡个性教育 其课 程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需求 除了在课程类型和设置上有选择 性外 数学课程还安排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活动和选择课题 学习的程度要求也要求有弹性 如 补习 补充 发展 深化等 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收益 3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质上应促进学生更 好地自主发展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自主发展极为重视 提出了具体 的要求 如在教学改革方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强调 教师 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在学习方式方面 强调学生 主 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教材方面 强调 应有利于引导学生 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主动探索知识发发生与发展 在评价方 面 强调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 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确立自 信 凡此种种说明 促使学生富有个性的自主性发展已成为课程 改革的重要目标 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