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9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90988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9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9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9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9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9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9 Word版缺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模拟29第卷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儒家学派 墨家学派 斯多亚学派 智者学派A BC D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

2、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14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秦汉始置州 唐

3、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元代为中书省辖地A B C D16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17在古代史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1

4、8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19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20下

5、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收入状况工种数典型工种例举最高9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居中16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最低6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A B C D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

6、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23右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所作的排列,准确的选项是A B C D卷41.(2016湖北荆州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

7、历史,就是“沉沦”;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选取中国近代19011920年间的主要史实,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说明:可以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的结论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2.(12分)高考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十名学生,后扩大到一百多名。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

8、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请以“英语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论述。(12分。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