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学案 第一单元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90434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学案 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学案 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学案 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学案 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学案 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学案 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学案 第一单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编号: 18 主备: 杨婷 审核: 高一地理组 审批人: 日期: 【基础知识梳理】1.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发展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熟记课本P4图1-1-4)Z 分析四个阶段主要特征人口规模目前主要分布区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原始低增长阶段较高较高低,波动较大原始型小,且波动较大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一些土著居民高增长阶段较高明显下降上升传统型迅速扩大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增长减缓阶段快速下降持续下降逐渐下降传统型增长趋缓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低增长阶段进一步下降低很低

2、现代型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3.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课本第6-7页文字)国家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解决措施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过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大资源、环境、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的压力增大;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生活水平提高;造成巨大人口增长惯性;加剧贫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等4. 人口迁移概念: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

3、间的迁入或迁出,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社会时期特点表现主要原因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天然食物的吸引古代农业时期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1519世纪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亚、欧、非迁往美洲、大洋洲地理大发现引发殖民侵略与黑奴贸易二战以后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多样化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新兴城市、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等,也造成人口迁移。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政治原因;灾害;战争等欧

4、洲从原先的人口迁出地变成人口迁入地;北美地区和大洋洲在二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5人口流动概念: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地的人口移动现象。其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主要形式:国际人口流动外籍劳工;国内人口流动-民工流民工流的积极影响:增强社会活力;民工流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6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次要原因: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7 推力与拉力:推拉理论中的推力是指原定居地推动人口的因素;而拉力是指新定居地吸引人口

5、的因素。对迁入地来说,拉力因素大于推力因素;对迁出地来说,拉力因素小于推力因素。(阅读课本P12图1-2-5)8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 出 地迁 入 地对环境的影响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 ,并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作用大量人口迁入必然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新加坡;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9.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200km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平原地区。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6、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我国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地理学界称其为胡焕庸线。此线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是东多西少。(P18图1-3-3)10.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随着生产力的水平的提高,其影响逐渐减小。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影响最显

7、著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11概念辨析: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环境人口容量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是一个警戒值,用来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1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及消费水平(负相关)。首要因素是资源丰富程度。1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不确定性:环境人口容量不是一

8、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相对确定性:人们可以根据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基本资源,大致估算出环境人口容量。14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15我国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的措施: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16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因形似金字塔而闻名。表示方法: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作用:能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增长类型:塔的底部越宽,顶端越尖,表示年轻人

9、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大,反映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征;塔身越接近下窄上宽的形状,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小,反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低增长特征。要求会熟练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17复杂统计图的读图方法:首先区别不同坐标轴的含义,其次要结合图中的注记进行分析比较。要求会熟练读课本P28图1-4-10、图1-4-11【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回答 4题:、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总人口变化B、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C、人口增长模式因各国及地区的选择而不同 D、人口增长模

10、式仅反映人口出生的状况、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处于图中第二阶段的是:( )、尼日利亚 、韩国 、中国、澳大利亚5、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C、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D、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读右图

11、“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判断67题6、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7、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的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青少年儿童比重读右图“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89题8、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相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A、 B、 C、 D、9、图中国家类型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

12、要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B、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C、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D、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少10、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B、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C、国家政策 D、文化背景1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人口迁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变化迁入地的是:( )A、欧洲 B、拉丁美洲 C、北美洲 D、非洲12、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的新特点是:(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长期定居移民增加C、短期流动人口减少 D、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13、下列属于人口迁移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就业困难 D、环境优美14、下列现象与人口迁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华人餐馆遍布全球 B、巴西几乎拥有世界所有种族C、中东石油生产国的崛起 D、道教的起源15、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16、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1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科学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水平、文化消费水平 、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