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生的境界 第二课 人是什么知识精讲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90272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生的境界 第二课 人是什么知识精讲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生的境界 第二课 人是什么知识精讲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生的境界 第二课 人是什么知识精讲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生的境界 第二课 人是什么知识精讲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生的境界 第二课 人是什么知识精讲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生的境界 第二课 人是什么知识精讲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生的境界 第二课 人是什么知识精讲 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生的境界 第二课 人是什么知识精讲 人教版 一. 本周教学内容:高三新课:第一单元 第一课人生的境界 第二课人是什么二. 教学目标:1. 学习哲学论文,把握作者思路展开的特点,体会其中心主旨。2. 训练“质疑思辨”的能力,引发深沉的思考。三. 教学难点:阅读哲学论文时,如何“质疑思辨”?1. 联系社会现实,将一般的规律寓于相关事例之中,引发对哲理的现实思考,哲理就比较容易理解了。2. 注意融会贯通,即:能通过阅读其他相关论题的文章,引发对本论题的深入思考。人生的境界(一)教学重点:内容提要:本文旨在从人生境界的角度去论述哲学的任务。作者认为,人类做事的意义本是客观存在的,但

2、是人们觉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觉解了,就处于觉悟状态;不觉解,就处于“无明状态”。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最低的是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往上是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再往上是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

3、的最高成就。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最后,作者认为,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世界未来的哲学要满足人类对于超越入世的渴望,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二)教学难点:1.“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注意“知识”前面的定语,说的是“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宇宙

4、观的理论形式,它的任务在于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而不在于增加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实际的知识。2.“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难道惟有道德境界中人才了解社会的存在,而功利境界中人连社会的存在也不了解吗?所谓“了解社会的存在”,是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的,那就是了解社会的整体利益,了解他人的利益,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意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己也应该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3.“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这里所说的“宇宙”是个什么概念?说“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这就是,宇

5、宙这个更大的整体,既包括人类社会这个整体,又比人类社会大得多。即使只说地球吧,社会整体之外,还有自然界,而地球在宇宙之内。4.“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何谓“超道德价值”?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的行为不仅于社会有利,而且于宇宙有利。他的精神境界最高,他生活于最高的人生境界,取得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样的价值比道德价值又高出一个层次,是“超道德价值”。5.“道德行为”“道德习惯”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行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有道德行为;反之,是不道德的

6、行为。不涉及他人和社会内利益,没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或不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的行为,称为非道德行为。道德习惯,也称“道德行为习惯”,是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指个人的某种道德行为已经不需要意志努力,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贯性、稳定性等特点。6. 什么是人与宇宙同一?为什么说在人与宇宙的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也就是他到了理智世界,他的行为完全符合宇宙规律,达到“人道与天道”合一,人与宇宙合一,也就是中国哲学所说的“天人合一”。宇宙是物质的,人与宇宙同一,也就超越了理智。庄子认为“天

7、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由于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达到天人合一,也就超越了主观,超越了理智。人是什么(一)教学重点:内容提要:本文以“人是什么”为标题,其实论述了“人生的意义”。课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部分的中心点,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把不断工作看作人生真谛。先引爱因斯坦三段话。一引爱因斯坦,说论题之难;二引爱因斯坦,点到“自我努力”;三引爱因斯坦,论人的社会性,任何人都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个人自当回报社会,贡献社会,已是不言而喻

8、。再引雨果、加缪,他们的回答充满悲观主义色彩,雨果悲叹人生短暂,加缪悲叹人生只是不断的苦役。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与雨果、加缪的区别,在于悲观与乐观。消极与积极。在以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为代表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看来,人生的意义正在于不断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为自己一生辛苦地工作而感到充实满意,无怨无悔。康德认为,一旦自满自足,无所事事,生命就毫无意义。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生就要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工作。爱因斯坦认为,做一件合理的事情就能赋予人生以奇异的色彩。孔子认为“生无所息”,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息的 劳作之中。总而言之,这一部分引用古今中外大师的言论,把人

9、生的意义与工作联系起来。第二部分,文章论述了工作的动机从何而来?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个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和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

10、”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满足。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课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人是什么”,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二)教学难点:1.“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一段话中,爱因斯坦究竟认为“人是什么”呢?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2.“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

11、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样一种状态就等于死亡。“达到了(绝对)满意”,就是自满,停顿下来不再前进,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动机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3.“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圆明园是废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说成“秋天里的春天”,这个“秋天”并非自然的季节,而指废墟的景观。4. 怎样理解“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这就是说,人类和个人的本质都是由其历史决定的。拿个人

12、来说,他为什么是这样的,要看他的历史,一个30岁的人,是30年的历史决定他现在成为这样一个人。今天的中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某一国家的今天,也是某一国家历史发展的结果。今天的人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5. 为什么说对未来怀有希望“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青年时代生命力旺盛,对未来充满希望,一个人到了垂死的时候,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可见对未来怀有希望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同是老人,有的不怀什么希望。有的还是充满希望,表明他们的生命力有很大差别。6. 毕加索的话与前文引用的康德的话很相近,为什么不放在前面?引用毕加索的话是要证明“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

13、息的生活强者”。这一处论述,与前文遥相呼应,揭示歌德、康德、爱因斯坦等等劳碌一生的人的心理动机。他们之所以把不断工作看作人生的意义,他们之所以以苦为乐,乃是因为他们内心充满希望,他们在不断的追求中有真正的幸福和满足。作者之所以从追忆、把握、憧憬的角度论述“人是什么”,就是要进一步从心理上,从思想动机上揭示人的本质。7. 作者把现时看成1,对未来的憧憬看成是0,是为了说明什么?要说明只有把握现时,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越是远大,工作越是努力,数值越是巨大。这是要说明憧憬未来与把握现时要紧紧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8. 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14、”?因为追忆往事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憧憬未来、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动力,牢牢地把握现时。一旦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一.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美感与联想朱光潜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以知道联想对于诗的重要。诗只是一个实例,其他艺术可以类推。比如欧洲纪元后第1世纪到15世纪的图画雕刻大半以宗教故事为题材。那时候的画家和雕刻家有些是僧侣,有些是靠僧侣过活的,他们本来的用意在于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当时人民多不识字,不能读圣经,但是图画雕刻是有目共赏的,所以把圣经的故事用图画雕刻翻译出来。当时

15、人看到这种图画和雕刻,立刻就联想到耶稣教的圣迹,美的欣赏只是附带的。我们现在把欧洲纪元后第1世纪到15世纪一千多年的宗教艺术纯粹地当做艺术看,已失当时作者的本意。依极端的形式派学者的主张,我们应该把它纯粹地当做艺术看,把宗教的联想一齐丢开。这种办法实无异于丢开艺术的而专研究它的形体。罗马时代避难的教徒在地窟的壁上画一只羊,中世纪雕刻家在“高惕式”大教寺的门上雕一幕创世纪,或是文艺复兴时期代意大利画家在僧院壁上画幅最后的晚餐,他们动一刀一笔,都有宗教的热忱在驱遣。 我们如果能联想起许多历史和宗教的知识,把当时产生那种艺术的背景环境和心理在想象里再造出来,对于那种艺术的了解不更深刻么?所得的美感不

16、更浓厚么?不比只顾看一眼就看到的颜色线纹的配合较进一层吗?欣赏不能不借助于联想,因为它不能借助于了解。我们在前章已经说过了,了解是欣赏的必有的预备,但不就是欣赏。联想也是如此。所以联想有助美感,与美感为形象的直觉两说并不冲突。在美感经验之中,精神须专注于孤立绝缘的意象,不容有联想,有联想则离开欣赏对象而旁迁他涉。但是这个意象的产生不能不借助于联想,联想愈是丰富则意象愈深广,愈明晰。一言以蔽之,联想虽不能与美感经验同时并存,但是可以来在美感经验之前,使美感经验愈加充实。但是,来在美感经验之前的联想也不可以一概而论。比如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咏梅诗,把梅花的神理风韵都传出来了。它的每个字都表出一个意象,每个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