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690247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 主讲人 王雨辰教授 wangych6712 第一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主要参考文献 著作类 徐崇温 西方马克思主义 天津 1982 徐崇温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海南 2000 张一兵 胡大平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 南京 2003 俞吾今 陈学明 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 上海 2002 衣俊卿等 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 北京 2002 王雨辰 哲学与文化价值批判 解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 武汉 2004 王雨辰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北京 2001 王雨辰等 现代西方哲学与社会思潮述评 武汉 2002 论文类 王雨辰 1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

2、若干问题的辨析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0 1 2 我们到底应当怎样认识与评价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 义研究 2002 2 3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问题述评 国外社会科学 2002 2 4 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转向 世界哲学 2002 5 5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再认识与再评价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1 6 6 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价值观 兼论生态伦理的制度纬度 哲学研究 2004 2 7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转型 哲学 研究 2005 4 8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1 9 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

3、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两种 路向 国外社会科学 2003 6 10 文化价值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 略评西方马克 思主义文化哲学 国外社会科学 2004 5 11 关于研究和评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 题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4 6 12 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北京大学学报 2005 1 13 论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个理论误 区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1 西方马克思主义导论 一 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 初创期 20世纪20 30年代 1 代表人物与著作 匈牙利哲学家乔治 卢卡奇 1885 1971 历史和阶级意 识 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

4、安东尼奥 葛兰西 1891 1937 狱 中札记 德国共产党内理论家卡尔 科尔施 1886 1961 马克思 主义和哲学 2 影响其理论思考的历史事件 总体上 对20世纪20年代初西欧社会主义革命失败的反思 工人阶级主观精神准备不足和阶级意识匮乏是革命失败的主要原 因 革命失败具体原因的分析 第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和决定论式的理解 第二 对资本主义统治方式的变革的分析 第三 对工业文明下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揭示和分析 3 理论建构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现代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模式 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 研究主题和功能的转换 奠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

5、论主题 哲学批判 社会批判 意识形态批判 文化价值批判 2 发展期与繁荣期 20世纪40 60年代 1 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事件 第一 1932年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的首次发表 人本 主义和科学主义 第二 如何看待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侧重于从文化心理的视角 第三 二战 后 新科技革命及其后果 工人阶级的分化 消费社会的 形成 技术的异化 社会总体化趋势与个人个性化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 第四 现实社会主义实践出现的问题与弊端 个人崇拜 集权 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2 理论的特点 法兰克福学派 列斐伏尔 理论的特点 社 会批判 科技批判 文化价值批判 阿尔都塞 萨特 意大利

6、学派 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和政治实 用化 批判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 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近代西方哲 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唯科学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人学辩证法 3 70年代后的西马 1 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事件 第一 新自由主义的盛行 第二 科技大规模运用引发的生态问题 消费主义价值观引发的文化价值危机问 题 引发了西方新社会运动 第三 后现代哲学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冲击 第四 苏东剧变后 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反思 形成的流派主要有 1 以本 阿格尔 莱易斯 奥康纳 福斯特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北美生态学马克 思主义 技术批判 消费主义批判 资本主义制度批判 2 以柯亨 罗默尔

7、威廉姆 肖 爱尔斯特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分析学马克思主 义和市场社会主义 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厘清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 3 以拉比卡为主要代表的法国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4 以沃格尔 米歇尔等为代表的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5 以德里达 福科为主要代表的 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沿革 1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在西方的发展 1 科尔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个流 派 2 梅劳 庞蒂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意识形态概念 3 佩里 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世代性和地域性概念 4 本 阿格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的马克思主义 2 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8、 1 徐崇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2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到国外马克思主义概念 3 张一兵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三 作为学科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1 关键词 1 西方 2 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 3 对 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 4 自称信奉马克思主义 而不仅仅只 是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2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1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 实践 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哲 学 2 强调主观能动性甚于强调客观规律性对人的制约作用 3 强调对 总体性 问题的研究 进而展开对资本主义的社会 批判 政治批判和文化批判 4 强调对 异化 问题的研究 5 强调 总体革命 对于西方革命的重要意义 6 强

9、调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导论 一 西方哲学形态的现代转型 1 西方哲学形态现代转型的哲学理论根 源 2 西方哲学形态现代转型的社会历史根 源 3 西方哲学形态现代转型的自然科学背 景 二 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 1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流派 人本主义哲学 科学主义哲学 重建形而上学 拒斥形而上学 非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 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方法 理性化的科学和逻辑 方法 科学悲观主义 科学乐观主义 揭示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把人的问题实证主义化 2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主 要流派 科学主义流派 孔德 穆勒 斯宾塞的实证主义 马赫主义 逻辑经 验主义 罗素和维也纳学派 科学哲学中的批判理 性主义和历史学派 人本主

10、义哲学流派 意志主义 生命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 精 神分析学 3 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 语言哲学的转向 实践哲学的转向 非理性哲学的转向 A 非理性哲学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 1 理性的抽象性 2 理性的片面性 3 理性主义方法的局限性 B 非理性哲学转向的主要内容 1 本体论意义上的非理性转向 2 认识论意义上的非理性转向 3 人性论意义上的非理性转向 4 价值观 历史观意义上的非理性转 向 5 后现代哲学意义上的非理性转向 C 非理性哲学转向的意义与 局限 1 意义与贡献 本体论 价值论 方法论 2 局限 相对主义 个人价值的绝对性与社会价值的相对性 脱离理性方法谈论非理性方法的意

11、义 三 方法问题 反对两种观点 单纯否定 全盘肯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 点与不同点 平等的对话 立足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批判地吸收 第一章 意志主义哲学 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 一 生平与著作 叔本华 1788 1860 主要著作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1813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819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1841 自然界中的意志 1836 二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1 世界是我的表象 2 世界的本质是意志 3 意志的本质 4 意志客体化的等级 5 意志的直接客体化 理念 三 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1 意志高于理性 2 生命的本质是痛苦 A 欲望作为一种缺乏 B 作为个人主义的欲望

12、 C 欲望 痛苦与无聊 D 人生之大限 3 痛苦的量度 和主体感觉系统的发达程度呈正比 4 生命痛苦的解脱 A 暂时解脱法 B 永久解脱法 四 叔本华哲学述评 1 叔本华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 2 叔本华哲学简评 1 产生的时代条件 2 贡献在于扩大了西方哲学研究的领域 3 存在的问题 A 脱离社会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 B 夸大人失败的心理 为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提供心理基础 C 将幸福的追求过程和追求结果割裂开来 D 不能正确地看待人的欲望在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三 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1 意志高于理性 2 生命的本质就是痛苦 3 生命痛苦的度量 4 生命痛苦的摆脱 尼采

13、的意志主义哲学 一 尼采的生平与著作 尼采 1844 1900 悲剧的诞生 1871 人性的 太人性的 1876 1879 朝霞 1880 1881 快乐的知识 1881 1882 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883 1885 善恶的彼岸 1885 1886 道德的谱系 1887 偶像的黄昏 1888 看哪 这个人 1888 权力意志 1901 二 尼采对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 1 重估一切价值 A 理性主义哲学的问题 B 非理性主义的实践哲学 2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A 对传统道德的批判 B 超人哲学 3 审美艺术形而上学 A 尼采之前在人生价值问题上的科学乐观主义与悲 观主义 B 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14、 三 尼采哲学的历史命运 1 对尼采哲学的误解 A 误解之一 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 B 误解之二 非道德主义 C 误解之三 疯子 2 误读的原因 A 解读者本身的立场 B 尼采著作的表达形式 3 我国对尼采的研究和尼采哲学对青年的影响 A 认识过程 B 影响 4 如何看待尼采的哲学 第二章 从个体心理学到社会心理学 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一 生平与著作 弗洛伊德 1856 1939 奥地利著名的精神 病理学家 心理学 主要著作 歇斯底里研究 1895 梦的解析 1900 少女杜拉的故事 1905 性学三论 1905 图腾 与禁忌 1912 自我与本我 1922 文明及其缺憾 1930 摩西

15、神教 1931 1938 二 弗洛伊德的 无意识 理论 1 无意识系统 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的部分 是人的本能欲 望以及与此相关的情感 意向的贮存器 是人的行为动机的源泉 2 意识系统 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 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 段 意识主要作用在于协调无意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最大限度 地满足无意识的要求 3 前意识系统 意识与无意识的中间地带 其内容是由 社会道德规范 宗教准则 价值观念形成的良心 理想和信仰等 无意识是人的动力冲动 本能 内驱力 动机 种族遗传等的根 源 构成人的心理的深层基础 三 性本能理论 性本能和性冲动不仅包括生殖活动 而且包括快感冲 动 接吻 触摸等感官快感 性冲动背后存

16、在着一种潜在的心理能量 他称之为 力 比多 它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动机力量 它能否顺利宣 泄 关系到人的精神健康 恋父情结 与 恋母情结 四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无意识的别名 是由最原始的本能欲望构成的 隐藏着各 种为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宗教法律 风俗习惯等各种禁忌所禁 止的最原始冲动 后弗洛伊德又将人的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它遵循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 代表着现实的理性判断 负责协调自我与超我的矛盾 遵 循现实原则 超我 内在化的道德行为规范和理想 它遵循的是 至善原则 人的防卫机制 1 自居机制 2 压抑机制 3 升华 机制 4 投射机制 5 反作用机制 6 倒退机制 7 梦 8 欲望的升华 二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 一 马尔库塞的生平与著作 马尔库塞 1889 1979 理性与革命 1941 爱欲与文明 1955 苏联马克思主义 1958 单向度的人 1964 反革命与造反 1972 审美之维 二 必要的压抑与额外的压抑 必要的压抑 在物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物质财富 相对匮乏的情况下 社会文明和秩序对人的本能进行 的压抑 额外的压抑 社会物质财富已经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 了条件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