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防控 抓复工复产典型做法、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上传人:佛*** 文档编号:12690235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防控 抓复工复产典型做法、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情防控 抓复工复产典型做法、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情防控 抓复工复产典型做法、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情防控 抓复工复产典型做法、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情防控 抓复工复产典型做法、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防控 抓复工复产典型做法、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防控 抓复工复产典型做法、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疫情防控 抓复工复产典型做、法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疫情防控 抓复工复产典型做法-把抗击疫情激发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转化为恢复生产、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习关于“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燕山工委、办事处坚持“双线”作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保障了地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一、当好指导员,织牢复工复产“指挥网”燕山工委、办事处第一时间成立复工复产防控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部署地区复工复产工作。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燕山地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与燕山地区复工复产防控组工作方案(试行),按照“分级分类、条块结合”的原则,对地区企业复工

2、复产进行科学组织。截至目前,地区监测企业开复工率达6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率达86.67%。二、当好防疫员,织牢复工复产“安全网”加强疫情防控技术支持,建立复工复产企业台账,统筹开展监督检查,目前指导企业共计101户次,实现防控工作指导全覆盖。严格执行申请程序,强化痕迹管理,对地区企业、建设项目、人员情况、物资需求等进行每日监测和统计,确保所有企业按照各级各类疫情防控要求和企业管理要求安全平稳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三、当好调度员,织牢复工复产“服务网”全面了解地区企业在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方面的诉求,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研究制定燕山地区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九条措施,

3、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3月11日,已累计为20余家企事业单位协调解决口罩49550个、发放红外测温枪98把,为燕山石化公司熔喷布生产线配备2台红外测温仪。协助3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获得担保授信6500万元,切实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协助2家企业申请列入国家、市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享受贷款利率、融资贴息等优惠政策,2个项目申报区级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减轻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四、当好宣传员,织牢复工复产“信息网”建立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微信群,向企业广泛宣传市、区应对疫情影响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举措。推广“XX健康宝”小程序,在地区企业普及使用

4、。积极报道、宣传地区企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提振发展信心。印发致居民的一封信,争取地区百姓对地区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下一步,XX地区将继续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把抗击疫情激发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转化为恢复生产、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汇报近日,为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市和市(区)两级组织部门联动组织2100多名党员突击队员担任“驻厂员”“联络员”,确保每个规模以上企业至少派1名突击队员担任驻厂员,驻厂工作时间与企业生产经营时间同步;规模以下企业,由1名突击队员担任多个企业的

5、驻厂联络员。飘扬2月15日上午,55名市级机关党员在泰州医药高新区进行业务培训后,即奔赴企业开展工作,帮助协调用工、物资、申报材料等具体难题,助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市级层面选派党员“驻厂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7个市区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也有具体的举措。1.靖江市:开展“三助三强三稳”活动靖江市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陆续启动复工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非公党建“三助三强三稳”活动,支持服务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三助”:镇(街道、园区、办事处)“两新”组织综合党委落实属地原则,助复工准备、助协调联络、助日常监管;“三强”:未停工及已复工企业党组织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复工复产,强防疫管控、强责任

6、担当、强思想引领;“三稳”:拟申请复工及近期无法复工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四同八助”作用,稳防控、稳队伍、稳情绪,与企业共抗疫情、共渡难关。2.泰兴市:组建党员“服务专班”泰兴市针对重点企业体量大、人员多的实际,第一时间组建由268名党员突击队员组成的“服务专班”,为全市50家重点企业和30家成长型企业复工提供“保姆式”服务。党员“服务专班”分为指导员、督查员、服务员“三大员”:指导员对申报复工企业进行“一对一”驻厂服务,详细指导企业复工申请流程、复工后的管控预案,为企业复工提供指导和规范;督查员对复工企业进行实地走访,督查企业防疫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防疫措施实施情况及物资储备情况,确保“有序复工

7、+精准防控”同步推进;服务员立足企业需求实际,解难题、找渠道、送物资,全力做好企业后勤服务保障,帮助企业协调复工生产面临外来人员隔离、物资运输等难题。3.兴化市:坚持1234工作法兴化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复工复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力促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两战胜”。坚持“一个引领”。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与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之间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非公党组织的核心力量,领导企业工会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企业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坚持“两个服务”。一是围绕五类非公企业,制定展期续贷方案,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绿色通道,缓解资金难题。二是积极协调解决运

8、输难题,确保各类生产原材料物资供应顺畅,确保企业有序复工。坚持“三个到位”。一是医学观察执行到位。组织非公企业党员充当志愿者,对返工人员按规定开展医学观察。二是防疫物资储备到位。两新综合党委协助非公企业根据实际提前准备防护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用品。三是组织关心关爱到位。非公企业党组织及时慰问困难党员职工,体现党组织的关怀。坚持“四个全覆盖”。一是党委政府发布的防控政策信息全覆盖,当好“联络员”。二是隐患摸排全覆盖,当好“督查员”。三是科学管控全覆盖,当好“服务员”。四是正面引导全覆盖,当好“宣传员”。4.海陵区:号召企业落实“五强化五确保”行动海陵区委组织部号召全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落实

9、“五强化五确保”行动,强化政治担当,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强化组织引领,确保疫情防控举措科学有力;强化人员监管,确保防控制度执行严密有序;强化宣传引导,确保防控舆论阵地持续巩固;强化贡献感召,确保协同战“疫”凝聚合力。“五强化五确保”行动中排定了非公企业党组织落实“七必须、六到位、五带头、三包保”的硬举措,压实各镇街园区主体责任,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驻企助企,严把复工方案、人员组织、健康排查、场所防疫、安全生产“五关”,了解企业需求,落实“暖企十条”等,多方携手共助企业抗击疫情、渡过难关,有序复工复产复业。5.高港区:制定推进复工复产“双六条”工作导则高港区委组织部研究制定高港区企业党组

10、织、党员加强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双六条”工作导则,明确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加强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中着力强化政治核心、组织动员、教育引导、支持保障、监督提醒等六大作用,要求企业党员积极践行学习把握要求、遵守各项规定、完成本职工作、做好自我防范、参加志愿服务、关心帮助他人等六个带头,切实动员高港区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6.姜堰区:组织党建“三员”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姜堰区委组织部组织党建“三员”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助力非公企业度“疫”关。近日,针对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的实际,姜堰区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帮提站位促责任落地落实、帮强防治促疫情稳控稳定、

11、帮树信心促有序复工复产、帮尽义务促防控同心同力”“四帮四促”活动,组织1260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督查员,深入到辖区389家规上企业和2800多家规下企业,发放400多封公开信,采取走访、驻企、电话沟通等方式,与企业主普遍进行1次复工复产准备工作交流,对已开工的企业,指导组建1支防控队伍、建立“一企一策”防控方案,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证照办理等重点难点问题69项,有效织密“疫”情防控体系,较好地助力实体经济企稳回升。7.医药高新区开展“四带头四强化”活动医药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开展“四带头四强化”活动,通过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带头贯彻落实,带头科学防控,带头坚定信心,带头共克时艰,达到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力,强化基层组织力,强化舆论引导力,强化社会贡献力的目的。医药高新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根据文件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及决策部署,严格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及时提醒企业主严格按照泰州市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导则等相关要求,扎实做好信息采集、联合防控、疫情监测、医疗救治等工作,并将有关要求传达到每一名党员、每一名职工,推动各项防控措施在企业一线落地见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非公企业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