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 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9989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 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 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 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 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 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 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株潭中学物理 学科备课表(教案)课 题课 型4.3牛顿第二定律年级高一日 期 新授主备人刘亭秀复备人高一备课组授课人教 学目 标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作用;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牛顿”是怎样定义的;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重 点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难 点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理解惯性和质量的关系器 材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授课人标注一 新课导入【温故知新】提问:1.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是什么?2.(1)跳伞运动中,降落伞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怎样的影响?(2)用同样的力击打一个乒乓球和一个铁球,哪个运动状态改变明显

2、一些?这说明了什么?3.上节课我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学生活动,回忆前面所学的内容)小结:牛顿第一定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的改变难易,即物体的惯性与质量有关;实验证明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二 新课讲授(一).牛顿第二定律提问: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如何综合表示?关系式是什么呢?(学生活动,推导物理结论并用语言表述)说明:由于aF/m,或者Fma,因此F=kma.【归纳总结】1.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它的作用力的方向想听。2.表达式:F=kma,其中k是比例系数。(二)

3、.力的单位提问:N是如何规定的?k等于多少?说明: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的大小为1N,即F=kma=1N,此时k=1.(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5上面部分内容回答该问题。)【归纳总结】1.力的单位是kg.m/s2,叫做牛顿,即1N=1 kg.m/s22.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时,k=1.(三),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提问1.向右的水平力F产生的加速度方向向哪?2.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箱子,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没有矛盾?应该怎么解释这个现象?3.力F1单独作用于某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时3m/s2,力F2单独作用于

4、此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4 m/s2,两力同时作用于此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可能是多大?(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判断是非: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加速度与力方向相同。 先有力再有加速度 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才会产生加速度 恒定的合力产生恒定的加速度,变化的合力产生变化的加速度 力一旦停止作用,加速度也会为零,物体将静止 当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也随之减小,物体将做减速运动【归纳总结】1.矢量性:是一个矢量方程,公式不但表示了大小关系,还表示了方向关系。2.瞬时性: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作用力突变,a的大小方向随着改变,是瞬时对应关系。3.独立性:物体受到的每个力都会产生加速度,而最

5、终表现出来的加速度是所有加速度的矢量和。4、同体性,F,m,a对应同一个物体(四)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例题展示】例1.课本P75例题例2,课本P76例题2【归纳】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 选取研究对象2. 分析研究对象的某状态或某过程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3. 明确所受的合力和具有的加速度的表达式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得出答案。三 巩固练习四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通过回顾以前所学内容,总结理解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推导结论并用语言描述,增强学生概括表达能力。理解力的单位的意义。进一步明确合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对物体运动产生的影响,加深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规范解题步骤板书 设计3牛顿第二定律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2.公式二力的单位1.1N=1Kg.m/s22.国际单位制中,k=1三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同体性四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