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docx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89964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性对独立性。(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也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方法论: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二.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基本原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三.社会发展总趋势(改革的原因)基本观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改革是

3、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四.人民群众观点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五.价值观的作用1、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2、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

4、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3、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价(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六、人生观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人生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在个人与社

5、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我们要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条件。同时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处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七: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寻找社会的真谛”等知识回答问题: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3.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人为本。 5.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应该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