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相信未来》导学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9957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相信未来》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相信未来》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相信未来》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相信未来》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祝塘中学高一语文相信未来导学案 讲义(4)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培养独立赏析当代诗歌的能力,掌握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3、朗读体悟,理清思路,寻找意象,品味意境,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自学内容: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于山东聊城一个革命家庭。因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故起名路生。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1966-1968年文革前期写出了一批有时代代表性的作品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这些作品在青年中广为流传,影响了后来的一批人。2、走近时代背景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

2、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相信未来就写于1968年。 3、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客观物象一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便成为意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中的形象都是意象。 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景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在本质上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都表现出浓烈

3、的情绪色彩。区别在于意象是诗歌艺术最小的意义单位,而意境则是诗歌整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意境与意象是一大一小的关系,意境与全篇对应,要在整首诗的意象的总合中产生。二、课前预习: 1、给下列字注音灰烬( ) 摇曳( ) 睫( )毛 瞳( )孔 惆怅( ) 轻蔑( )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B.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C.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D.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3、下列诗句的朗读提示,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努力”读时语音要重,读得庄重一点。 B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朋友”语气要亲切、自然。 C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相信”“热爱”要读得响亮饱满,激情昂扬。 D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战胜死亡”读出疲惫和伤感。三、合作探究:1、思考下列三组意象分别象征或隐喻了什么? 蜘蛛网查封炉台 紫葡萄化为露水、鲜花在别人的情怀 灰烬、凄凉的大地 2、“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 3、诗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 四、课堂检测:仿照相信未来第一节的句式,另选一组意象,表达“相信未来”这一主旨。当 当 :相信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