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9955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 分得分一、选择题1. 把“虎门销烟”和“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两个要素综合在一起,我们想到的历史人物只能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左宗棠2.图1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的主凶是()A美、法 B英、法 C法、德 D英、美5.1851

2、年,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是()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萧朝桂6.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大片领土7.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8.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干支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1894年是甲午年,1898年是戊戌年,由此推算,1901

3、年应该是()A庚子年 B己亥年 C辛丑年 D辛亥年9. 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协10.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11. 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 ) 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 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 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 D.推翻清

4、政府统治的革命派12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 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13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创立万国公报C强学会成立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1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结合这句话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15“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

5、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16“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句话中反应的事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 BC D17.“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下列直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 D新中国成立18.下列属于中国同盟会创立的机关报是A.新青年 B.万国图志 C.新人民 D.民报19.“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

6、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自强求富 B. 三民主义C. 民主科学 D. 毛泽东思想20.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民族 民主 民权 民生( )A B C D21.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延安 B天津 C南京 D武昌22.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歌颂的是( )A毛泽东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23.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

7、民党的是()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24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 B国民党力量涣散C袁世凯军队强大 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25.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A封建军阀垮台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26.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 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君主立宪制国家C.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27护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宋教仁案”B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C袁世凯复辟帝制D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28.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

8、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9. 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C. 光绪帝 D. 同治帝30.在武汉市有一条街名叫“首义路”它令我们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武昌起义D.新文化运动二、材料研读解析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

9、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法国大作家雨果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1)a材料一中的“夏宫”是指什么?(1分)b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1分)(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2分)(3)材料二所说的现象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中?(2分)(4)两则材料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

10、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2分)(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2分)(3)材料三孙中山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2分)(4)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2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中国近代,

11、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10分)(1)a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2分)b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2分)(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2分)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14分)(1)a辛亥革命前孙中

12、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2分)b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2)a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b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年月日)。(2分)(3)辛亥革命期间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法令是什么?(2分)(4)你认为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5)如果台湾和大陆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你认为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2017-2018上学期初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1.A 2.D 3.A 4.B 5.C 6.D 7.D 8.D 9.A 10.C 11.B 12.A 13.A 14.C 15.C 16.C 17.A 18.D 19.B 20.B 21.D 22.D23. C 24.B 25.B 26.C27.C 28.B 29.C 30.B31.(1)a.圆明园.b.第二次鸦片战争(2)英国法国(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都是侵华战争;都是列强联合侵华;都一度占领都城北京;都大肆抢掠破坏等(答出其中一点意思即可)32. (1)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3)辛亥革命(答武昌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