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猜题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689615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猜题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猜题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猜题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猜题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安徽合肥三模)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材料“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体现了原始的部落民主色彩,说明这一时期王

2、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商周时期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故选B项。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排除A项;“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2(2019山西二模)记述出处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注:抚慰)其民。史记吴王濞列传逮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吴王濞有豫章铜山,招致天下亡命者以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而国用饶足。资治通鉴汉纪根据上表的历史记述,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汉初()A诸侯国为经济恢复作出贡献B各诸侯国为谋反而积蓄实力C全国各地人口可以

3、自由流动D煮盐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初诸侯国安抚流民,发展经济,造成人口增殖,国家富足,为经济恢复作出贡献,故选A项。B、C、D三项材料中三则记述都无法体现,排除。3(2019安徽模拟)下面是唐代户口数量变化表。据表可推知当时()时间户数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200万户有余高宗永徽三年(652年)380万户中宗神龙元年(705年)6156141户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7069565户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9069154户A农田荒芜土地兼并严重 B计口授田难以维系C自耕农的数量大量增加 D铁犁牛耕技术成熟答案B解析解读材料图表信息可知,从“武德年间”到“天

4、宝年间”,唐朝户口数呈上升的趋势,而唐初实行按人口授田的均田制,户口数的大量增加会加重政府推行均田制的难度,使计口授田难以推行,故选B项。户口数的增加导致土地压力增加,但这并不表明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两者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户口数大量增加导致土地压力增大,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地可耕,自耕农数量不一定大量增加,排除C项;户口数的增加并不能表明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排除D项。4(2019海南海口调研)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民间小调,后经戏曲名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优点,又借鉴了北区的演唱方法,创造出了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曲。材料表明戏曲的发展()A离不开地域间的融合 B在批判中实现了创新

5、C需知名人物发扬光大 D适应了不同阶层要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吸收其他声腔优点,又借鉴了北区的演唱方法,创造出了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曲”可知,昆曲的发展主要是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优点,在批判中实现了创新,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域间的融合,排除A项;戏曲的发展确实需要知名人物发扬光大,但材料强调戏曲名家对昆曲的改造而非发扬,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昆曲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排除D项。5(2019陕西西安五中二模)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有人感慨,我们已习惯于用现代学术的范畴和标准来衡量一切学术。我们抛弃了“中学”中过去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而代之以伦理学、政治学、经

6、济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范畴。这反映出()A西学对近代中学发展的冲击B近代中学发展缺乏稳固根基C中国学术分类体系渐趋成熟D中国传统儒学发展陷入困境答案A解析“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是西方学术分类体系的表现,说明近代中国的学术发展受到西学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提到中学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中国引入西方学术分类体系,不代表中国已形成成熟的学术分类体系,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到传统儒学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6(2019山东聊城二模)陈独秀曾说:“前半期,即五四以前的运动,专在知识分子方面;后半期,乃转向工农劳苦人民方面。盖以大战后,世界革命大势及国内状况所昭示,使予不得不有此转

7、变也。”材料中的“国内状况”主要表现为()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军阀派系交替控制政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前半期,即五四以前的运动,专在知识分子方面;后半期,乃转向工农劳苦人民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C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1920年成立的,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军阀派系交替控制政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7(2019广东二模)右图是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于1942年6月出版的

8、胜利版画杂志第一期封面。该杂志使用此图作封面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中国战场的世界影响B展示盟国之间的协同作战C突出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D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42年6月”以及画面内容包括中英美法四国国旗可知这体现的是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故选B项。该杂志宣传的是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不能扩大中国战场的世界影响,排除A项;材料内容并未突出中国人的抗战精神,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在1945年,排除D项。8(2019河北示范高中联考)1981年,学者林子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算例中,“推导”出一个结论:“8个人以下就叫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

9、不算剥削。”自此,“七上八下”成了一条铁的界线,进入了中央文件。这表明当时()A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日益加强B经济体制改革流于形式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D思想观念亟待继续解放答案D解析材料“1981年8个人以下就叫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削”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对于雇工人数与剥削标准的界定,说明当时旧的思想观念束缚仍然存在,思想解放亟待继续,故选D项。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并不是日益加强,而是简政放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是流于形式,排除B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9(201

10、9河南郑州三模)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些规定()A维护了罗马贵族利益 B有效抑制了个人私利C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D体现了罗马法公平性答案C解析材料“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处死刑”反映了罗马法对国家利益的重视和维护,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维护罗马贵族利益,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个人私利被有效抑制,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反映罗马法公平性,而是强调国家利益,排除D项。10(2019湖南岳阳二模)1689年1月,英国议会以詹姆士“已经

11、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A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B深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防止独裁C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英国议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战胜了王权,国会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故选A项。材料不属于启蒙运动影响范围且也无法体现英国深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排除B项;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国王开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C项错误;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没有解

12、决,D项错误。11(2019辽宁葫芦岛二模)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在这一运动中,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纷纷成立。它们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这一运动()A得益于工人斗争的推动B进一步完善了民主制度C是启蒙运动发展的需要D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1826年”“英国新大学运动”“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19世纪初期,英国教育行业出现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的大学学院,并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故

13、选D项。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12(2019福建二检)1950年10月2日,面对“联合国军”逼近中朝边境的严重威胁,毛泽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原拟以“支援军”名义出兵朝鲜,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A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B严格遵循跨国参战的国际惯例C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D避免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等信息来看,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以此表明不是中国政府支援朝鲜,只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从而避免战争升级,故选D项。这一改变不能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排除

14、A项;这一改变与国际惯例无关,排除B项;这一改变与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无关,排除C项。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13(2019湖南衡阳一模)(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

15、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光绪初年以前,民间灾赈几乎都是局限于本地,即由灾区本地的绅富救济本地的贫民。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历史罕见的大旱灾,从187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谢家福等著名的社会救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救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