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练习21-30(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89408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练习21-30(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红楼梦练习21-30(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红楼梦练习21-30(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红楼梦练习21-30(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红楼梦练习21-30(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楼梦练习21-30(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练习21-30(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楼梦练习2130回一、判断题1一本西厢记,曾令宝玉和黛玉都痴迷不已,宝玉还把自己比作“多愁多病身”的张生,把黛玉比作“倾国倾城貌”的崔莺莺,流露出对黛玉的爱。()2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暮春时节为落花而悲伤流泪。“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特点,花开花谢本是自然现象,但她却由此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令人同情。()3黛玉见宝玉被贾政叫去一日不归,心中忧烦,晚饭后便去怡红院访宝玉,袭人因和碧痕拌嘴,使性拒不开门,黛玉疑是宝玉故意不见,含泪而归。( 不是袭人,应是晴雯。)4第十九回“情怯怯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上句指袭人,下句关黛玉。袭人本名珍珠,原为贾母之婢女,后又伏侍史湘云,贾母素喜其纯

2、良尽职,将她给了宝玉,更其名为“袭人”。( 更名是宝玉所为。)5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指的是宝玉的奶母李嬷嬷因输钱迁怒于袭人,恰遇凤姐经过,于是派丫头将其拉走,好好地数落了一番。(对李嬷嬷,凤姐只是让丫头将其拉走去吃酒,化解了其吵闹,并未数落;“正言弹妒意”指的是“教训贾环,弹压赵姨娘”。)6宝玉被烫伤后,林黛玉倍感伤心,不禁感怀身世,于暮春时节扫起落花,埋在土里,称为花冢,写下了充满抑塞不平之气的葬花吟。( 黛玉葬花是因为去怡红院被拒之门外,误会宝玉)7第二十回“林黛玉俏语谑娇音”,黛玉才和宝玉赌了一场气;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袭人因见湘云为宝玉梳头而赌气。同样是赌气,黛玉是

3、为了捍卫她的爱情,袭人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8宝钗过生日,与黛玉闹别扭之后, 宝玉回房后提笔写下一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反映了他因无力化解与女友间的情感碰撞而心绪烦忧。()9贾琏好色,在女儿得天花与凤姐分房时勾搭下人,事后平儿在收拾衣被时发现脏证,恰巧凤姐进来,平儿机智地替贾琏遮丑,她对贾琏的“保护”含有无可奈何的成分,因为事情闹大了,对她自己也不利。()10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染相思”中真实地描写了下层社会的小人物:泼皮倪二的侠义之气、下等丫头小红的多般受辱,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11王夫人命贾环在房中抄写金刚咒,此时

4、宝玉来到,在母亲面前撒娇。贾环素日恨宝玉,今见他和金钏玩耍,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气。贾环故作失手,将烛油泼在宝玉脸上身上。( 应是彩霞,众丫鬟们素日厌恶贾环,都不答理,只有彩霞还和他合的来)12宝玉烫伤,赵姨娘遭凤姐数落、王夫人责骂,心中不服与不快,与马道婆设计陷害凤姐、宝玉。后依两位真人之言将通灵宝玉悬于卧室上槛方退去邪祟。()13红楼梦中,宝玉“水葬”落花与黛玉“土葬”落花,都表现出二人追求和维护不被污染的“童心”,但也进一步看到了两人性格的差异。()14第二十九回“多情女情重愈斟情”,指的是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假话试探。黛玉对宝玉一往情深,是叫“情重”。她明知道宝玉对自己也情重,为了证明自己的

5、这个判断,她用假话试探宝玉的心。 ()15. 红楼梦十二钗判词中,写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元春进宫,贾府逐渐进入繁盛时期,元春被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后来元春生病,贾府一片衰景;元春亡故,贾府随之在权力斗争中倒台。元春人生的起伏与贾府盛衰的运势是一致的。()二、简答题1、写出红楼梦中大观园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李纨、贾探春的住处名。 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秋爽斋2、阅读红楼梦中“宝钗生日宴会”中的一段文字,简要分析三位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

6、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宝钗:_;宝玉:_;湘云:_。宝钗“不肯说”,说明她善于自我把握,反映她城府很深;(2分)宝玉“不敢说”,说明他体恤黛玉,关心黛玉;(2分)湘云“笑道”,显示了她率真爽直。(1分)3.简述大观园的来历以及它在红楼梦艺术中的作用。来历: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大观园是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而建的园林】。(2分)作用:是小说主要人物活动的环境(2分),是小说主要情节的展开场景(

7、1分),见证了贾府的兴衰(1分)。4、下面是第二十二回中众姐妹制作的灯谜,都有对自己人生归宿与生存状态的暗示,试说出每一灯谜的作者、谜底以及她的命运。(1)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元春、炮竹,暗示荣华的转瞬即逝)(2)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迎春,算盘,暗示她命运不通达)(3)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探春,风筝,暗示她日后远嫁)(4)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惜春,佛前海灯,暗示其最终出家)(5)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

8、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宝钗,更香,暗示她最终守寡。)5、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戏彩蝶”的是宝钗,为何称她为“杨妃”?“戏彩蝶”表现了宝钗怎样的心理?答:杨妃,此处喻宝钗。因宝钗丰满,体型似杨贵妃;杨妃在当时人心目中是圆滑之徒,宝玉也曾这样嘲讽过她。宝钗在扑蝶中陷害黛玉,和杨贵妃陷害唐明皇的夫人梅妃相似,故名她杨妃。“戏彩蝶”表现了宝钗在爱情上的嫉妒心理。宝钗要到潇湘馆找黛玉,看到贾宝玉已在前面先进入潇湘馆去了,一肚子醋意无处发泄。忽见面前有一对玉色蝴蝶在相嬉飞舞,从这情景联想到黛玉和宝玉,

9、这双玉此刻一定也如这双蝶在相嬉相亲,醋火上加油,便用扇子扑去,恨不得将这双蝶扑杀。又偷听到小红二人在私语儿女情事,已燃了起来的醋火又来了一瓢油,当然要把情敌彻底烧毁为快了。由此,嫉妒心理不言自明。6、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中的“双敲”带的是何“机”?答:宝黛钗三人在贾母处,宝玉讽刺宝钗是杨贵妃,宝钗生气,就借丫头找扇子的时机,明是训斥丫头,实是讽刺宝玉,接着又用“负荆请罪”来讽刺宝黛。7、第三十回“龄官画蔷痴及局外”中的“痴及局外”作何理解?答:梨香园的演员龄官,她演小生,相貌有点像黛玉。她单恋着贾蔷,害了相思病,一人躲在蔷薇花下,用簮子在地上不断画贾蔷的名字,即“画蔷”是也。她的这一行

10、为被宝玉窥见了。宝玉对此事本是局外人,于他何干?但他却非常关心。龄官的痴情竟然感染到局外人宝玉了,故曰“痴及局外”。8、简述“黛玉葬花”的主要情节(5分)黛玉夜访宝玉,丫环恶言相对,拒不开门,黛玉疑是宝玉故意不见,含泪而归。次日乃祭饯花神之日,黛玉见园中落花无主,又勾起伤春愁思,乃荷锄葬花,不由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一面哽咽,一面低吟“葬花词”,以遣愁思。宝玉适至,表明心迹,二人又言归于好。9、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偷偷阅读西厢记时被黛玉来发现(2分);宝玉见是黛玉,便把书交给她看,黛玉看得入迷(1

11、分)。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嗔怒(1分),宝玉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中的词句嘲笑了宝玉(1分)。10、“茜香罗”“红麝串”各有怎样的暗示? 茜香罗是蒋玉函送给贾宝玉的。蒋玉函是某贵族府中的一名演员,艺名琪官,宝玉对他一见倾心,即成知友。琪官将系小衣的大红汗巾即茜香罗送给了宝玉,宝玉将自己的松花汗巾送给了琪官。这松花汗巾原是袭人给他的,当天夜里,宝玉又悄悄把琪官送的大红汗巾系在袭人腰上。这样写,是表明宝玉和琪官的特殊友情。又写出宝玉、琪官、袭人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为后来袭人和琪官成婚埋下伏笔。 红麝串是戴在手上的一串珍珠,红色,有麝香味,是元妃送来的东西,宝玉和宝钗是同样的,是暗示他俩可成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