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二) Word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9331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二) Word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二) Word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二) Word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二) Word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二) Word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二) Word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二) Word缺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绝密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 史(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主张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私人工商业。管仲强调农是“王者之本”,

2、也是“民之所归”,但同时他认为“无市则民乏”,认识到无商不富的道理。这说明当时A商人社会地位很高B重农抑商政策被弃C农商并重得到认可D商业致富作用显著25征侧、征贰姐妹是东汉初年交趾郡(今越南北部)人,与雒将诗索的夫人,合称“二征夫人”。光武帝建武十六年,“二征夫人”发动反抗东汉统治的起义,一度取得北圻、中圻65个城邑,起义虽于三年后失败,然而“二征夫人”至今被越南人民奉为民族英雄。河内市有“二征夫人”郡、河南省府里市有“二征夫人”坊,即为纪念她们而命名。据此能被确认的史实是A“二征夫人”起义一事查无实证B当时交趾郡应隶属于东汉管辖C东汉的疆域版图南至印度洋D秦代已经征服了今天的越南26在古代

3、中国,刑事审判权的行使是确保社会安定和统治秩序建构与维护的重要手段,事关国家命运兴衰与百姓生活苦乐。在宋代,皇帝经常用各种手段控制刑事审判权。宋代统治者的做法有助于A缓解君臣之间的关系B消灭官员的腐败问题C审判中实现人人平等D保障审判权依法行使27明清拟话本中出现大量“经商故事”,但这些作品却往往没有突出“商人逐利”的情节特征。这主要是因为A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B拜金思潮遭到社会的鄙视C正统文化情结的影响D文人缺乏商人逐利的经历28下表是1871-1891年(每十年)中国几种主要农产品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担),可以说明当时中国A自然经济破产B茶叶品质低下C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D受世界市场的影响

4、渐深29据布里滕统计,1895年我国报刊共有15家;1895-1898年间,数目增加到60家;1913年有487家;五四运动时期数量更为激增,当时中国年鉴的估计是840家,申报认为有1134家。材料反映出A五四运动广泛传播民主科学B清末政府严格控制报刊创办C辛亥革命后掀起思想解放风D中国人的文化水平大幅提高30下面是从论文中摘录的几点关于台湾问题的研究结论。据此,可以推断的历史事实是A战后美国控制了台湾政局B分子源于国民党内部C海峡两岸政体差异太大D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31下表信息反映出举办时间政府态度2014年11月19日习近平向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

5、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讲话2017年12月3日习近平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A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已领先世界B互联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牵引力C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发展D习近平通过互联网提升中国国力32古代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曾指出:“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的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由人民给他的。”其说明了在古代罗马A法律可以约束皇帝的言行B皇帝是人民意志的代理人C皇帝无权参与立法活动D皇帝的命令应高于法律33罗色林的“三神论”思想认为:“三位一体”只是一个名字,上帝作为一个神圣的实体,不可能既是圣父,又是圣子或圣灵,只有当他们个

6、别存在时才是真实的,“三位一体”的神是没有的。1012年索松宗教会议宣布“三神论”为异端邪说。罗色林被称为异端的原因是A破坏了对上帝的唯一信仰B“三神论”不符合人们的需要C他提出对宗教进行改革D他使人民对上帝产生了怀疑34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下院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子按照普遍、直接、秘密的普选制选出,议员任期五年。25岁以下的男子、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妇女、军人均无选举权。这表明德意志帝国A封建君主专制加强B无产阶级没有选举权C民主范围非常狭窄D继承了雅典民主形式35据统计,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仅在由国家计委编制下达的工农业生产计划中,就包括了约4000个产品品种

7、,约占工农业产值的80%90%。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国企承担全部物资供应B不存在市场交易的现象C计划经济体制很完善D企业可支配权力太小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40题、第41题为必考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4题第46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冷战后东亚地区国家制定政策、处理安全事务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论。这一理论在东亚国家追求权力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东亚安全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将地区安全维持在某种暂时的非战争和非激烈的对抗状态

8、中。但仅依据权力理论的国家行为不是利他的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因此它们的行为不仅不能增加各国之间的信任关系、消除不稳定因素,相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猜测和担忧,进而在军备建设上做出某种反应,进而加剧原已存在的安全困境,并使地区国家间关系陷入“安全困境逆裁军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如近年来美国加紧研发TMD,并试图将台湾纳入该系统,此举必然引起中国的疑虑和警惕,并进一步加快国防现代化进程以应对可能的安全威胁。禚宝山论冷战后东亚地区“逆裁军”现象材料二 曹云华认为在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海权起了积极促进作用:首先,海权的发展推动了美国国内商品的出口,维护了美国海外经济利益,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崛起;其次,海权成为

9、美国争取独立、扩张领土、维护统一的重要工具;最后,海权成为扩大美国政治影响力,实现美国国际战略目标的有力工具。进入全球化时代后,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海军也必须“全球化”并进行多国海军合作。从原来的从事对抗性的高强度战争转变为保持海上秩序和进行海军外交。杨震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东亚地区出现“安全困境逆裁军安全困境”恶性循环的原因及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论述海权与霸权的关系,并谈谈中国应该如何实现海权崛起。(15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秦昭王曾深感忧虑地说:“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

10、拙则思虑远,夫以远思虑而御勇士,恐楚之图秦也。”200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整个秦代铁兵器做了统计:陕西临潼下刘村:铁戟2件;秦始皇陵西刑徒墓:铁剑1把;秦始皇陵园:铁匕首1件;(注意:秦始皇陵园不是指兵马俑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江西遂川:铁铤铜镞80件。考古学者在西汉都城长安遗址,曾发掘一座建于汉高祖时期而在王莽末年毁于兵火的武库,出土了大量铁制的刀、剑、矛和斧等,仅铁煤一种就达一万余件,还有锈结成块的铁盔甲;而青铜兵器极少,主要是煤,其数量只有出土铁做的十分之一左右。摘自中国古代武器演变考证等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历史的相关史实,对先秦时期冶炼业的发展

11、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须有史实依据)(12分)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举行的会议上,做了题为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讲演,于是,这场被蒋称作“精神方面的重大战争”的新生活运动全面推开。其主要内容是: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礼为四维之首,就是规规矩矩,不犯上作乱。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做起,规定要拔上鞋跟,扣齐钮颗;走路靠左,胸部挺起;和洽邻里,同谋公益等。以整

12、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标准,在一个政府、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之下,绝对统一,绝对团结,绝对服从命令。以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特别是军事化为目标,随时准备捐躯牺牲,尽忠报国。这一运动声势浩大地推开,蒋自任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长。新生活运动横跨八年抗战,到1949年国民党因内战失利而暂停。据刘利民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等文改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生活运动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生活运动的意义。(7分)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布赖恩是美国资深政治家,他的“治世良方”是“订约双方同意,所有存在争端的问题,在外交解决失

13、败后都应提交到一个国际委员会调查”。他将这为期六个月或一年的调查期称为“冷却期”,他认为,战争的爆发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是源于一时的冲动。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人们重新恢复理智,就能够阻止战争。同时他还认为,在建立这一公正、和谐、和平的国际关系中,美国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普通的参与者,而是唯一的领导者;美国领导世界所凭借的绝不是武力优势,而是道德感染力和榜样的示范作用。1912年12月,威尔逊请布赖恩出任国务卿。上任以后,布赖恩迅速完成了一项外交壮举与三十个国家签订了仲裁条约,包括了除日本、德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以外的世界所有主要国家。“我相信一千年后,在世界议会大厦上,我的名字与伍德罗威尔逊的

14、名字将会和这些条约联系在一起。这些条约也将保证我国十个世纪的和平。”摘编自蔡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布赖恩的和平外交(1)根据材料,概括布赖恩的和平外交的基本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布赖恩的和平外交构想。(9分)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1903年湖北幼稚园筹创后,中国幼稚教育出现仪型西洋,成为富家子弟的“专利品”等问题。陶行知针对当时幼稚教育流行的弊病,把“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作为办园方向,重点放在广大农村和女工聚集区域,亲自领导和创办了一批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儿团,端正了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陶行知大胆创造,勇于开拓,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对中

15、国传统教育“沿袭陈法”和“仪型他国”的洋化教育进行了批判。陶行知把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思想加以吸收改造,变成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从而创立了他全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生活教育理论。针对当时我国幼儿教师奇缺,而幼稚师范学校又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为了解决广大农村幼稚园师资问题,陶行知从传统“艺徒制”受到启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用“艺友制”方法来培养幼儿师资。郑国凤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形成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5分)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