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12689330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写简短的解说词。2、潜力目标:阅读要有自我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述方法。3、情感目标:透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媒体的运用ppt课件过

2、程设计:(一)情境导入1、师:相传在四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板书课题鸟的天堂。2、释题:理解“天堂”(幸福、完美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成为“天堂”(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带着这种美的感受读一读课题:鸟的天堂3、质疑:“鸟的天堂”指什

3、么?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透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整体感知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透过自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发音,难写的字要留意;整体感知课文,初知大意,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次序时间作者见到了什么作者的感慨(三)自主感悟a:品读“美丽奇特的大榕树”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进行自主阅读,要求:找出自我认为优美的句子,各抒己见。1、师板书(画一棵榕树)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观看视频资料)2、你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要求学生把他想到的写在黑板榕树上。3、作者看了榕树后有什么感慨?(

4、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4、认真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说一说自我的感受。(1)大的特点: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师:四百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构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相当于150个多媒体教室那么大)(哇!)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有机会看请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进泥土里。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画面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部分树枝垂到

5、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师:怎样理解“卧”?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齐读第7自然段。(2)生命力旺盛的特点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方,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谁来读读这段话的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榕树生命力旺盛。师:榕树生命力旺盛是怎样展示的?生:“那么多的绿叶”师:读这段话你从哪里具体体会到榕树的生机勃勃?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6、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自我轻轻读第3句话。师:注意到这个“似乎”了吗?去掉“似乎”你再读一读。师:你觉得有“似乎”和没有“似乎”有什么不一样?(有了“似乎”作者想到的)师:读出似乎有似乎没有的感觉。师:读这句话,你没有疑问吗?联系上下文和自我的生活实际看看有没有自我的见解?生:交流讨论师:为什么说有生命在颤动?请同学说见解,并根据自我的见解认真读课文。生:叶子在涌动;生:风吹的;生:鸟在叶子中叶子才颤动;师:也许是叶子在涌动,也许是风吹叶子;也许是鸟儿藏在叶子当中,“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所以作者感到(引读)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

7、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这是风在吹树叶在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这是小鸟在动生命在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这也是作者的心在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这也是我们读者的心在颤动呀,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3)小结7、8自然段师:作者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了生命的颤动,用我们的朗读来再现这文字的生命!引读“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师:课文7、8两个自然段集中描述大榕树,给大家点时间看谁记得最多?师:文学巨匠巴金爷爷的文字是多么优美让我们把课文第7、8

8、自然段背下来吧!课件出示小鸟飞来的画面师:瞧,来了一只白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在叫什么呢?师:它是飘过的,见到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决心在这安家,它将怎样劝说同伴?能够用课文中的语句,也能够用自我的语句。b:品读“众鸟纷飞”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从声音、形状、大小、数量、颜色、形态等方面来描述)师:称赞它生:昨日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

9、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师:称赞它生:昨日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师:把这一部分背下来吧!(四)综合探究1、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为什么那里会成为鸟的天堂?2、师:广东新会小鸟天堂景区为了更好地宣传,吸引游客前去参观,现向全国小学生征集”小鸟天堂”广告语,入选者将获得2010年免费参观贵宾券,你不想试一试吗?(亲近小鸟,拥抱自然;万鸟安居古榕树,独木成林变天堂)3、小结: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齐,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那里不仅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

10、谐之美,所以那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吧!(五)情感诵读1、再现小鸟、大榕树和巴金的图片。2、师:巴金爷爷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那里的百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藏不住感情,笔尖流动,写下了鸟的天堂一文。让我们再来细读品味一下课文。教师和学生一齐配乐感情朗诵课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六)实践拓展“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熟读课文资料,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

11、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明白吗?(一棵大榕树)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方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4.这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二、自由读课文

12、,掌握生字新词。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投影出示练习:选取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重点指导: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灿烂:光彩鲜明耀眼。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留恋:舍不得离开。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但是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但是来。三、理清文章的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2.汇报交流。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学生

13、乙:课文5D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D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3.理清课文的脉络。(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能够分为几个部分?(2)学生汇报:课文能够分为四个部分。(1D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5D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0D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资料,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述方法。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

14、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DD板书。)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齐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一样,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3.请同学们选取自我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榕树DD大、茂盛;鸟DD多、欢快)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一)请同学们选取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二)汇报交流。大榕树:1.大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2)重点体会“真”字。两个“真”有什么不一样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出示投影: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