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688966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随着机构编制管理各种法规性、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地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已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为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形势下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也在逐步呈现,结合本人在机构编制部门工作实际,浅谈当前地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创新管理的对策。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机构编制管理受外

2、界客观因素影响很大。当前在机构编制管理和机构改革中存在着社会因素和一些部门因素影响。“条条”干预情况还在一定程度地存在,有的上级单位利用分经费、批指标、立项目、检查验收等手段要求下级设置对口机构或增加人员编制,实施部门干预;虽然上级编制部门一再的禁止此种现象的发生,但往往因地方发展需要有关部门的资金注入,个别还存在要求设立机构,增加这方面的编制,造成机构编制部门无所适从,常常陷入两难境地;前几年,全国范围内矿山安全事件和食品问题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就进一步得到强化,成立了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和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机构,并增加了执法队伍编制。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过去法律法规不健全

3、、缺乏前瞻性造成的。(二)人员编制核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长期以来,由于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尚未健全,造成了在人员编制的核定上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2002年机构改革时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基本上是按照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辖区人口、行政区划和面积等指标进行分类确定。十几年过去了,随着旅游业等经济的大发展,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一些部门的职能也随之增加,特别是有关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急需增加编制的问题尤为突出,如医院、学校等部门的编制,随着国家对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的加大投入,使床位、住院人数和学生数成倍增加,而编制没有增加,造成医务人员技术服务相对落后,急需的技术人才引不进来;导致

4、教师队伍严重缺乏,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三)部分行政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的事务包揽过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必须实行政企和政事分开。但是仍有一些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人、财、物、事实行统管统揽,用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本应由事业单位自主处理的繁杂事务,导致政事不分,人员编制不清,一旦工作任务较重时,以工作任务多、编制少为借口抽调下属事业单位的人员到机关工作,工作完成后,这批人员就留在机关,不愿再回原来事业单位工作,致使机关工作政事不分,人员臃肿、混编混岗。二、关于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见解和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机构编制工作,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本质

5、要求。从创新工作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有效解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严控机构编制之间的矛盾,努力发挥现有机构编制的最大效益。(一)科学调控机构编制,实行动态化管理。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好机构编制这一资源,积极研究涉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农业农村及文教卫、社会保障等关系民生民计的机构编制事项,促使职能配置、机构调整、编制使用、人员调配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只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的,从宽从快,早设立,早运行;对一些职能削弱、重复设置、可有可无的单位,要通过“撤、并、转”的办法给予调整,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管得要“死”,用得要“活”,实

6、现编制的科学配置,优势互补。要运用有关方法、标准和程序对各单位的运行绩效包括编制使用、经费使用、职能行使情况等进行检验评估,以此来分析研究所设立单位是否与其设立时核定的职能一致,在此基础上判定这个单位是继续存在还是撤销,编制是减少还是增加。通过动态管理,使机构编制的确定和调整建立在比较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从传统的一批了之转为动态跟踪管理,是机构编制管理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也是管理思路和方法的调整和变化。(二)制定行业编制标准,实行科学化管理。制订完善的机构编制标准,是实现编制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手段和基本前提。编制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不仅要研究具体部门、单位的编制使用问

7、题,更要研究整体资源配置问题。上级编制部门应该按照事业发展的需要和财政供养能力以及人口、土地面积、行政区划等指标因素,确定一个编制总量的合理定数,实现机构编制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调控。特别是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大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行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多方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核编标准。虽然有的行业已有一些编制标准,但不一定符合工作实际,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规定“各业务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不得作为审批机构编制的依据”,因此编制部门应该坚持“以我为主”,以机构编制部门的政策规定为基础,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

8、改革过程中,上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把一些主要行业的编制标准制定出来。(三)完善编制实名制,实行公开化管理。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是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的重要举措。要逐步建立机构编制公开制度,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及其执行情况,要通过有效形式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或社会公开,接受监督;要把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与编制实名制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严格定编、按编设岗、竞岗到人、建册建卡等措施,在编制实名制管理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四)创新体制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紧紧抓住创新体制机制这个核心和关键,理顺政府现事业单位的关系,

9、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减少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全全代管,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使每个事业单位成为独立平等的公益服务提供主体;不断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逐步形成方方面面公平公正参与事业单位管理和监督的局面,能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保证其公益性的实现;也从根本上解决解决“有法人之名,无法人之实”的问题。(五)推行电子政务,实行信息化管理。在现有机构编制软件系统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系统软件的升级换代开发,以使我们的机构编制系统软件界面更加清晰,操作更加简便,功能更加齐全,数据更加准确;要继续完善机构编制信息数据库

10、,将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内设机构情况、各种人员编制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对行政人员、事业人员、在编人员、分流人员和非在职离退休人员实行自动化分类管理,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对本级所有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信息的汇总、核对和监控。要充分利用自治区、地、县机构编制系统三级联网平台,及时掌握、传递和监督机构编制情况信息,通过网络建设,逐步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监督的自动化。(六)强化监督检查,实行责任化管理。要依据解释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举报受理制度,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继续联合组织、人事、财政、纪委监委等相关部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开展机构编制有关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活动,形成以部门“三定”为主的机构编制管理综合效能监督机制,凡违反机构编制有关规定的,一经发现,要坚决纠正,严肃处理。要把机构编制管理状况与考核主要领导人政绩、升迁、评估挂起钩来,实行严格的机构编制责任制度,确保机构编制政策规定落到实处。要逐步推行机构编制责任审计,把审计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管理信息库和人事档案,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及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健全完善具体统一的量化标准和考核尺度,强化对违反机构编制规定行为的认定和追究责任的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