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8831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2019.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的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卷用钢笔或0.5毫米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2、求的.1.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互尊重,史称“五国相王”。这反映出当时A. 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 诸侯之间矛盾趋于缓和C. 周天子的地位下降D. 山东诸国实力强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说明诸侯不再统一尊奉周天子为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周天子的地位下降,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宗法制开始瓦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反映出诸侯之间的矛盾逐渐紧张,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诸侯国的

3、势力强大,故D项排除。2.西汉前期,丞相多是功臣或功臣子弟。西汉后期,丞相则以掾史文吏和经学之士为主,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任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人数约占52.38。这说明A. 汉代统治者重文轻武B. 儒学政治影响日益增强C. 皇帝打击权贵以强化专制D. 齐鲁地区成为政治中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由此可见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重文轻武政策,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对权贵的打击,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齐

4、鲁地区的政治地位,故D项排除。【点睛】“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是解题的关键;熟记汉代儒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3.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 均田制已无法继续实施C.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 自耕农经济占主要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20130亩占有比例最大,说明自耕农经济盛行,故D项正确;而131300亩和300亩以上的占有比例不足百分之十, 说明土地集中

5、现象并不突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均田制,故B项排除;材料不能反映农业生产效率,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各种数据的代表含义。自耕农每家每户占有土地应是少量的,符合20以下和20130两个层次,且占有比例较大,说明自耕农经济占主流,即可得出答案。4.南宋临安城内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处或数处,称之为“团”、“行”或“市”,如:花团、青果团、布行、销金行、米市、珠子市等。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 商品交换活跃B. 城市消费趋向奢华C. 工商业市镇兴起D. 政府加强市场管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南宋临安城”“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

6、,或一处或数处,称之为行、团、市”主要体现出的是市场专业性强,这反映出宋朝商品交换比较活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城市的消费特点,故B项排除;C项是明清时商业发展的特点,排除;宋朝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管理,故D项错误。【点睛】“南宋临安城”“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处或数处,称之为行、团、市”是解题的关键。5.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 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B. 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C. 推

7、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D. 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注重实用性,与社会生产紧密相连,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科技与近代进化论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重心的转移,故D项排除。6.有学者统计13711904年间14562名进士,根据他们曾祖父、祖父、父亲的中举和入仕情况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即前三代中最高只出过生员的家庭)占49.5;清代这一比例为37.6。

8、这表明当时A. 世家大族垄断着政治权力B. 社会发展严重倒退C. 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D. 选官制度亟需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占49.5;清代这一比例为37.6”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出身平民的进士所占比例比较高,这表明当时科举制可以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世家大族的地位,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的状况,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需要改革,故D项排除。7.太平天国明令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否则问罪。并颁刻了真天命诏书旧遗诏圣书等宣扬基督教教义的书籍。这一举措A. 体现了其

9、自身阶级局限性B. 表明其主张全盘西化C. 目的是传播资产阶级文化D. 实现了内部思想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军“尽行焚除”“不准买卖藏读”一切孔孟诸子百家的书籍,并“宣扬基督教教义的书籍”体现了农民阶级革命性和保守性并存的阶级局限性,故A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全盘西化,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太平天国内部思想的统一,故D项排除。8.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开始废除移民禁令,鼓励民众前往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垦荒,并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其主要目的是A. 缓解财政压力B. 推动

10、民族交流C. 促进农业发展D. 应对边疆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起”“鼓励民众前往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垦荒,并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同内地的联系,巩固国防,应对边疆危机,清政府采取了鼓励民众到边疆地区垦荒、设立行省等措施,故D项正确;ABC项是并不是材料中措施的主要目的,排除。【点睛】解题过程中注意“19世纪60年代起”这一时间信息。9.梁启超强调孔子的教育“乃进化主义,非保守主义”,“乃平等主义,非专制主义”,“乃兼善主义,非独善主义”,“乃强立主义,非文弱主义”。这反映出他对

11、孔子思想的态度是A. 肆意歪曲B. 改造利用C. 盲目尊从D. 彻底否定【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孔子的教育是“进化主义”“平等主义”“兼善主义”“强立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为了便于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从而改造和利用了孔子的思想,故B项正确,AC项错误;D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排除。10.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众多新式社团,它们介绍、宣传来源于西方世界的新思想、新学说,既有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及其他各派学说,也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各种社会主义学说。这反映出当时A. 政治氛围民主开放B. 这些学说适应了中国发展的需要C. 传统文化失去价值D. 进步

12、知识分子渴望改造中国社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众多新式社团”“介绍、宣传来源于西方世界的新思想、新学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当时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中国,介绍西方学说,故D项正确;五四运动前后,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材料也不能说明政治氛围民主开放,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西方学说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故C项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众多新式社团”“介绍、宣传来源于西方世界的新思想、新学说”。11.1928年,中共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没收豪绅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1931年,中央革命

13、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要求苏维埃各级政府发布通告,告之民众所分得的土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这一转变A. 标志着中共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B. 造成了土地政策严重脱离实际C. 有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D. 意味着党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实现土地国有”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中可以看出,中共的农村土地政策由土地国有转变为土地归农民所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一转变使农民经济上分得土地,摆脱封建剥削,生活得到改善和保证,提高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是指秋收起义后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排除;材料

14、没有涉及到党内“左”倾思想,故D项排除。12.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制订重工业发展计划:五年内兴建钢铁、有色冶金、机械、电力、电器、化工等大中型工厂并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国外技术。该计划A. 使近代中国实现了工业化B. 有助于为全面抗战奠定物质基础C. 有效遏制了官僚资本成长D. 成功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制订重工业发展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制订重工业发展计划可以促进当时中国工业的发展,为全面抗战奠定物质基础,故B项正确;中国近代没有实现工业化,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计划也可以促进官

15、僚资本的发展,故C项错误;这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故D项错误。【点睛】“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制订重工业发展计划”是关键信息。13.下图是1954年邮电部发行的一套邮票中的两枚,分别是第三枚“重型机器厂”、第七枚“哈尔滨亚麻纺织厂”。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 轻重工业均衡发展B. 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进行C. 工业布局趋于合理D. 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1954年”“重型机器厂”“哈尔滨亚麻纺织厂”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进行,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排除;从图中无法体现出工业布局,故C项排除;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故D项排除。【点睛】“1954年”“重型机器厂”“哈尔滨亚麻纺织厂”是关键信息。14.考古发现,古希腊城邦最主要的历史遗迹往往是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露天剧场等,它们用以举行城邦会议、宗教节庆、戏剧演艺。这些公共空间在当时A. 增强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B. 加剧了希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