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民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8810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民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民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民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民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民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民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波峰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 姓名:班级:编制:肖蒙编号: 01 日期:审核程志丽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前预习单【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预习指导】一、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1服饰的变化:(1)变化趋势男装:由逐渐向、方便、转变。女装:由宽松肥大向、的方向发展。(2)近代: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特征:并存、与并存、)男性服饰: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西装在传入中国,流行开来;西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此后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3)现代:新中国

2、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中山装和以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是普遍选择。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服装的式样和颜色单调,盛行。(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港台、欧美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穿得过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特征:与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2饮食文化的变化中西餐并行于世(1)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近代百年,中国逐渐形成了影响比较大的四大菜系,即、。(2)西方餐饮文化的传入传入:,西餐传入中

3、国,西式餐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各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中西餐区别:方式、种类、就餐、要求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对饮食文化的影响: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使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大量引入中国百姓饭桌,和也受到国人的欢迎;一批专门生产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3居室建筑的变化(1)传统民居成因:各地区的和不同,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典型:北方地区遍布城乡的。价值:传统的民居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的载体。(2)近代民居的演变背景: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聚居区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了的新式住宅。变化:中国居室建筑融入了的特点,在天

4、津、上海、厦门出现了既保留原住宅特色又体现西式建筑风貌的;也受到人们的欢迎。特点:。二、中国近现代习俗风尚的变革(1)婚姻礼俗清末民初,一些受过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婚姻自主成为时尚。(2)殡葬风俗,丧礼趋于简化,出现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但广大农村中实行更多的仍是传统丧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代替土葬。2、其他方面(1)民国成立后,开展了、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在官府活动中得以实施,取代令跪拜作揖,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2)民众思想发生变化,、旧礼教遭到批评,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走出,步

5、入。二、课中探究单23婚恋观的嬗变折射出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民国时期人们婚恋观的变革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青年人对于婚姻的目的已经由以前完全的传宗接代向追求两情相悦和两性的自然结合转变。据刘超青年婚恋观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材料二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婚恋观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19491978年:以政治出身为主导的择偶标准第二阶段:1978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择偶标准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以经济地位为重心的择偶标准据王英侠徐晓军择偶标准变迁与阶层间的封闭性(1) 民国时期开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婚恋观变革的原因

6、。(2) 材料二中把1978年作为婚恋观第一、二阶段变化的分水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阶段婚恋观出现的原因。(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影响婚恋观的因素有哪些?【课堂训练】1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传统习俗受到冲击文化教育日渐衰落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BCD3“

7、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4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的婚礼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当时中国已经出现西化的“文明婚礼”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放弃传统婚礼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A B C D51957年上海23家影院同时进行1956年影片展览。该影片展览不可能涉及的时代内容有A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 B民族资本家申请公私合营C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 D新中国步入世界外交舞【课堂总结】:1、本节学到了哪些知识?

8、2、本节学会了哪些方法和技能?三、达标检测单1“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D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2 “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都喜爱穿的是( )A中山装 B列宁装 C军装 D西装3“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面包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丈夫购置的西装。”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西合璧”风格的是()西装穿衣镜面包四合院A B C D4.民国时期,在社

9、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5(2011广东珠海)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时间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西方文化传入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A B C D6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

10、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7(2011淄博调研)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还要凭票购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中才能有一个人得到一张票。这反映了上海当时的实际情况是()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经体现出来8.晚清时期,有人把“断发易服”提高到强国的高度,上书皇帝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该人最有可能属于()A.地主阶级洋务派 B.地主阶级顽固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9.19世纪末,有人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有钱人能实现的有吃西餐喝西洋饮料喝咖啡建造花园式洋房()A. B. C. D.10.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 )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识之士的推动西方文化的影响A. B. C. D.得分达标情况(不及格、及格、优秀)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