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教案: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8782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教案: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教案: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教案: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教案: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教案: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教案: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 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 星期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商鞅变法本节课题秦国的崛起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商鞅虽死、秦法未败”。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提炼的课题理解商鞅变法对秦和后世产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面评价商鞅变法;教学难点: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资源选择PPT、练习册教 学 过 程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新课导入: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商鞅自公元前356年开始,先后在秦国两次变法,但对其变法的结

2、果,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有的则认为“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商鞅变法呢?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又为什么商鞅虽死,秦法未败?讲授新课:一、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1世卿世禄制的危机师: 商鞅变法在政治制度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生:废分封,行县制,实行军功爵制。师:与分封制连在一起的还有什么重要的政治制度?生:世卿世禄制和宗法制。师:什么是世卿世禄制?生:受分封的诸侯和各级卿大夫等,按照等级,可世代沿袭高官,享有厚禄,同时向有很多特权。师:为什么世卿世禄制会被赐爵制逐渐取

3、代?生:随着战国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实力提高,为争取政治权利与地位,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依据宗法制和世卿世禄制享有的世袭各级官职爵位的制度,按才能大小或功劳高低选任官吏。2军功爵制师:赐爵制是何时实施的?。生:赐爵制是战国时已实施,并与官职紧密联系,官爵一致,并享有相应的政治经济权益。师:商鞅在变法是如何实施赐爵制的?生:按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宗室贵族凡不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贵族身份,不得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得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3统治结构的变化师:这一变革对统治集团内部构成有何影响?生:军功地主大量涌现,成为秦国统治阶级的重要支

4、柱。军功地主除国君外,在地主中排第一位,宗室仍可“衣食租税”,分给田宅,但没有军功就没有军籍,只能排第二位。4军功爵制影响师:军功爵制的实行,有何影响?生:这意味着世卿世禄制被废除。它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创造了一个能上能下,鼓励军民立功战斗的灵活的用人机制,对加强秦军的战斗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兴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二、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1“夷狄遇之”师:军功爵制的实行,改变了秦国的统治结构,极大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国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 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处于怎样的地位?生:秦人最初从“戎狄”中分化出来,擅长畜牧狩猎,生活状况,文化风俗度收戎狄的影响

5、。公元前771年,秦襄公率军援助周王室,并派兵护送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因地处西部边陲,与中原各国交往较少,经济文化较落后,被中原各国以“夷狄遇之”,不得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2富国强兵师:深受各国歧视的秦献公和秦孝公因而立志变法,在重用商鞅变法后,终于使秦国变成为“虎狼之国”。 秦国变成为“虎狼之国”的原因是什么?生: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综合国力大增,政治威望日高,军功爵制形成了全国皆军,惟军为荣的尚武精神。全军士卒多用于战斗,渴望立功,成为一支虎狼之师。师: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为“虎狼之国”的?生:在公元前341340年,打败魏国,迫使它割地求和,从而一跃而成“兵革大强,诸侯位居”的军事强国

6、。接着又通过一系列胜利,使东方六国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并吞天下之心”。并开始实行联合抗秦的“合纵”,这说明六国已无法单独抵抗秦国,秦国的统一已是大势所趋。学思同步指导:秦国成为 “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商鞅变法,变法自强。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制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废分封,行县制,奖励军功,加强了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三、商鞅虽死,秦法未败1商鞅的悲惨遭遇师:商鞅遭到了怎样的悲惨遭遇?生:被秦惠王车裂,全家被杀。师:商鞅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悲惨遭遇?生:商鞅变法侵犯了旧贵族们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力反抗。商鞅采用铁腕手段,加强思想控制,

7、压制和打击旧贵族,使新法得以推行。这进一步加剧了他和保守势力的矛盾,注定了他的悲惨命运。2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的死是否就说明商鞅变法失败?判断变法成败的依据是什么?一场变法和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是看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是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看变法的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师:为何说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生:商鞅虽死,但他的变法措施却在秦国得以延续,此后以北多年,秦国基本建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崇尚耕战的风气得以延续,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终于使兼并战争成为了秦国统一六国的统一战争。 3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影响变法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A、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B、

8、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C、改革措施、策略、用人是否得当。师: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增,秦国变成为“虎狼之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原因何在?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符合封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根本原因。二是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符合秦国实际情况的改革措施。三是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法及太子,法不阿贵)四是秦孝公的重用支持。五是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商鞅之死,得我们怎样的启示?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对商鞅及其变法做一客观的评价。 (

9、1)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运动。(2)变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秦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发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然而在变法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措施过于严酷,比如:燔诗书、明法令、严刑峻法等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商鞅变法使贵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遭到了贵族们的反对,商鞅最终也因守旧势力的迫害而死,但是商鞅的变法在秦国仍然保留了下来。本课小结:“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秦国日益强大,最终完成统一。历史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证明,“变则通,通则久”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适时变革旧制度,才能使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课堂检测内容新新学案当堂训练课后作业布置活页卷第四课内容预习内容布置完成专题三第一课新新学案基础知识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