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88250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春基础测试题1给加线字注音鸟巢( )桃儿( )稀疏( )蓑衣( )抚摸( )酝酿( )撑着伞( )2用横线标出下列词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郎润()贬眼()候咙()稀蔬()健状()密蜂()眼晴()买弄()3解释句中加线词的意思:(1)跟轻风流水应和着。(2)舒活舒活筋骨。(3)欣欣然张开了眼。(4)唱出宛转的曲子。(5)抖擞抖擞精神。4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写在后面括号中:天上风峥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抒活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分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

2、夫,有的是希望。()5从括号内的同音字中选出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组词:(1)转(婉惋宛)(2)亮(潦嘹僚)(3)衣(衷蓑衰)6.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线字填上正确的读音山间,鸟鸣和()轻风流水应和(),和()谐而美妙。我当场写了一首题为山音的诗给爸爸看,爸爸看过后和()蔼地对我说:“我和()你一首,不过,以后你还是多写新诗。”7选出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1)卖弄()A.nngB.lngC.nngD.lng(2)嘹亮()A.ling B.lpC.loD.lio8加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分别是(1)涨起来捉迷藏散在草丛里应和黄晕()AzhngcngsnhynBzhngcngsn

3、hynCzhngcngsnhynDzhngcngsnhyn(2)膨胀宝藏分散平和头晕()AzhngcngsnhynBzhngzngsnhynCzhngzngsnhynDzhngzhngsnhyn9比较下列每个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上的差异酝酿(1)我们班经过充分的酝酿,进行了班委的改选。(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卖弄(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2)别再在大伙儿面前卖弄小聪明了。烘托(1)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2)用水墨或淡彩在物像的外廓渲染衬托,使

4、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的中国画的技法叫烘托。赶趟儿(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2)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10比较下边句子中加线的词和括号中的词哪个好,为什么?(1)小草偷偷地(静静地)从土里钻(长)出来,嫩嫩的,绿绿的。(2)人家屋顶上全笼着(罩着)一层薄烟。11用成语概括下列句意(1)呼唤朋友,招引同伴。()(2)比喻姿态十分优美。()12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欣欣然张开了眼。()A样子 B已经C欢欢喜喜的样子D然而(2)(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A吸引B引诱C招来D引导(3)一年之计在于春。

5、()A计划、安排B计策C计谋D办法(4)山朗润起来了()A明亮、光明B清晰响亮C明朗润泽D尽情地13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春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是现代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本学期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小桔灯。B春这篇文章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征,描绘了五幅春天的图画,它们依次是“迎春图”、“春花图”、“春草图”、“春雨图”、“春风图”。C“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是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D“一年之计在于春”是说,一年中只有春天最长,时间最宝贵。14为下列四句话选择恰当的修辞方法,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6、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A排比B拟人 C比喻 D夸张1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它形象地写出了()情态。(2)这段文字写了如下内容:()A春(山)B春(水)C春(晖)(3)把上述三方面内容综合起来,构成了一幅春()图。(4)对文中加线词语“一切”内容解说正确的一

7、项是()A大地上的万物。B山、水、太阳C山、水、太阳、小草D大地万物、太阳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1)本段文字所描绘的景物是是什么?其特征是是什么?(2)作者写春草用了“钻出来”、“满是的”等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描写春草时,为什么要写孩子们在草地上的活动?选出理解最准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春天来了,孩子们喜欢在草地上玩。B孩子们在草地上活动,更衬托出春草的嫩绿可爱,令人舒适、愉快。C由草及人,动静结合

8、,突出了春天的美好、欢乐。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1)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这段文字记叙的顺序是什么?(3)这段文字的第句和第句,分别描写了景物的哪方面特征?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用横线在原文上画出由花的甜香联想到果实累累的一句话。(5)选出对语序调整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

9、BCD(6)这段文字的第句写蜜蜂、蝴蝶,是为了什么?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A突出蜜蜂、蝴蝶非常多,非常漂亮。B突出蜜蜂、蝴蝶采集花粉,非常勤劳。C写蜜蜂、蝴蝶非常多,突出各种花开得很茂盛。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这段文字的描写内容是什么?(答案不得超过七个字)(2)全段共四句话,

10、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每句话句意(3)在短文中找一句拟人句(4)这段文字有、四句话,都描写春风的特征,却有不同的角度,为他们选择恰当的描写角度,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A触觉B嗅觉C听觉D视觉(5)解释文中加线句子“吹面不寒杨柳风”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吹在脸上不寒冷的是杨柳林中的风。B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C吹在

11、脸上不寒冷的风也吹不寒冷杨柳树。D春风不寒冷。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本段文字描述的对象是什么?其特点是是什么?(2)“黄晕”是写什么的?与选段中的哪两个字呼应?(3)“密密地斜织着”“斜”字的作用是什么?“织”字的作用是什么?(4)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5

12、)对“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强迫(你去看那小草)。B说小草的颜色青得使人不能不注意它,极言小草色青。C小草靠近了人的眼睛。(6)对文中加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充分地写出春雨连绵不断,令人烦恼。B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充分地写出春雨的细密、闪烁、连绵不断的样子。C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方法,写出春雨又细又密闪闪发光的样子。D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突出地写出春雨闪闪发光连绵不断的样子。(7)选段中所描写的雨中景物的正确顺序是()A从动到静,从人到物,从近到远B从动到静,从物到人,从远

13、到近C从静到动,从物到人,从近到远D从静到动,从人到物,从远到近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1)请分别找出上面三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2)简要分析三个比喻句的作用(3)作者为什么要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这同“一年之计在于春”有怎样的联系?(4)这三句话的顺序能颠倒吗?简要说明理由(5)各用一个字,概括出这三段的特点(6)“领着我们上前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用“去”字结尾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chotorshs

14、ufynningynningchng2、朗眨喉疏壮蜜睛卖3、(1)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2)舒活舒展、活动。(3)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4)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5)抖擞振作。4、峥改筝、抒改舒、分改份、功改工5、(1)宛转(2)嘹亮(3)蓑衣6、hhhhh7、(1)A(2)D8、(1)B(2)C9、答案:(1)比喻做准备工作。(2)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1)炫耀,此处用作褒义。(2)有意显示,此处用作贬义。(1)衬托,动词。(2)中国画的技法名称,名词。(1)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有“凑热闹”的意思。(2)这里是争先恐后的意思。10、(1)答:“偷偷地”不但形象地描绘了小草不知不觉出现时的动态,还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