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古诗文阅读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88244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古诗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古诗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古诗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古诗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古诗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古诗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古诗文阅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古诗文阅读一、选择。(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遥看/瀑布/挂前/川B.白云/生处/有人/家C.门泊/东吴万/里船D.不知/细叶/谁/裁出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写的是( )。A.桃花 B.荷花 C.迎春花 D.梅花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诗人在( )看到的景色。A.望湖楼 B.黄鹤楼 C.鹳雀楼 D.岳阳楼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的是( )。A.四川峨眉山B.安徽黄山C.山东泰山D.江西庐山5.对泊船瓜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B.一个“绿”字既

2、写出了颜色,又写出了动态的美。C.“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隔了几层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头。D.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6.下列古诗词表述的节日依次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A.春节 中秋节 端午节 除夕B.元宵节 中秋节 清明节 春节C.元宵节 七夕 重阳节 春节D.元旦 七夕 重阳节 元宵节7.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

3、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中的“东”“西”都是名词

4、用作状语,“朝东”“向西”的意思。 ( )2.“家祭无忘告乃翁”与“当春乃发生”中的“乃”意思相同。 (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是对汉朝防守边疆的大将李广的美称,诗中借来称英勇机智的统帅。 (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只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三、按要求填空。(7分)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描绘了_,表达了作者_之情。2.竹石一诗中,诗人咏诵了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_的高尚情操。其中“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现了劲竹_的品质。3.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表面上写物,实际上是在_。四、阅读古诗文,完成练习。(64

5、分)(一)黄鶴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2分)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尽:消失。1.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4分)李白的老朋友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一叶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向天际奔流。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8分)A.扬州 B.黄鹓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这是一首( )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 );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 ),孟浩然的去向是( );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二)白梅(11分)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

6、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 白梅一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3分)_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_(三)如梦令(9分)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2分)A.稀疏 B.密集 C.疏远、生疏 D.开通2.“残酒”指的是( )。(2分)A.上次自己没有喝完的酒 B.别人喝后剩下的酒C.质量低劣的酒 D.还未消尽的醉

7、意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3分)A.浓睡人 教训语气 B.卷帘人 责备、焦虑的语气C.卷帘人 不耐烦的语气 D.浓睡人 责备、焦虑和惋惜的语气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2分)A.初春 B.暮春 C.盛夏 D.金秋(四)农妇与鹜(21分)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颌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注释】鹜(w):野鸭子。盖:大概。1.解释加点的字

8、。(8分)于河边拾薪( )妇就之( )疑其受创也( )妇奉之归( )2.翻译下列句子。(6分)(1)熟视之,乃鹜也。_(2)妇不忍市之。_3.“旬日”是指( )。(3分)A.几天 B.三十天 C.十天4.这个故事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4分)_(五)蜀鄙之僧(11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1.解释加点的字。(4分)子何恃而往 _ 贫者自南海还 _2.翻译句子。(3分)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9、_3. 谈一谈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4分)_参考答案:1.D【解析】划分节奏时,注意不要拆掉诗句中的词组。A、B、C三项分别拆掉了“前川、人家、万里船”。2.D 3.C 4.C 5.C 6.C 7.D二、1. 2. 3. 4.【解析】第2题“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乃”是“你们”的意思,“当春乃发生”中的“乃”是“才”的意思。第4题中的句子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三、1.宋 杨万里 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绝不随波逐流 刚毅3.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四、(一)1.孟浩然 三月 孤帆 长江 2.D B C A(二)1.具有不与桃李争高低,不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格。 2.运

10、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思想感情。3.都是借梅花抒怀写志,表露自己的胸怀,展现自己的节操与抱负。参考译文:白梅: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三)1.A 2.D 3.D 4.B参考译文:昨晚狂风大作,雨却稀疏,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消尽。我询问起卷帘的侍女,窗外的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看,回道:海棠花依然盛开。”我听后嗔叹道:“知道吗?这个季节应该是绿叶繁盛,红花稀疏。”(四)1.柴 走

11、近 伤 捧起 2.(1)仔细一看,原来是只野鸭。 (2)农妇不忍心把鸭子卖了。 3.C 4.好心会有好报的。参考译文:以前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隐隐约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仔细一看,原来是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给野鸭治疗了十天,其伤口慢慢痊愈。(鸭)临行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过了一个多月,有数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把蛋拿去卖,就孵化了它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到了第二年,农妇家渐渐富裕起来了,大概是受伤的野鸭的报答。(五)1.凭借。 从。 2.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3.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难事也能变易事。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立定志向、刻苦学习才能学有所成。参考译文:蜀地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另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着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多年来想要雇艘船南下,到现在还没去成,你凭借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