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88205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一、原文阅读:乌 鸦 兄 弟树林里,有一对乌鸦兄弟,他们俩同住在一个窝里。夏天的一天里,天气它们的窝破了一个小洞。大乌鸦想:“窝破了,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窝破了,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去修。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乌鸦窝的洞变大了,风能吹进洞里。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乌鸦窝的洞更大了。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

2、住,它会去修了。”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风越来越冷,雪越来越大。破洞的乌鸦窝被风吹散,落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二、 提升练习:1、为下面的字组词。缩:( )( ) 嗦( )( )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说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3、写出乌鸦窝上的洞的变化过程:先是一个_;后来,洞_;再后来,洞_;最后,洞_。4、为什么乌鸦兄弟没有修补窝上的洞?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三、阅读指导:1、细读全文,概括大意。这是一篇短小的童话,浅显易懂,第一次阅读之后,就能快速梳理出文章主要内容

3、和主题思想。概括文章大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按照“谁做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概括主要内容。谁乌鸦兄弟做什么窝破了洞,没有修。怎么样窝破了,乌鸦冻僵了。第二种方法:可以根据记叙要素来概括。时间:夏天到冬天地点:树林里人物:乌鸦兄弟事件起因:乌鸦窝破洞事件经过:两兄弟都等着对方修补窝上的洞,谁也不愿意主动干活。事件结果:乌鸦窝被吹散,落在地上,乌鸦兄弟冻僵了。2、浏览文章,梳理脉络。根据对文章主要内容和要素的把握,可以顺利梳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这篇短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夏天、秋天、冬天这三个时间标志性词语非常醒目,根据这个提示,可以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也可以根据窝上的洞的变化情况,划分出三

4、个部分。再次浏览选文,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各个自然段的具体内容,更能让学生熟悉文章结构安排,在做题环节,能迅速地找到问题句的所在位置,为快速、准确地解题做好铺垫,打好阅读基础。3、带题读文,找到问题答案。第三遍读文章是要针对问题来有选择地读文章语段。根据题意,回到原文,找到和问题句相关的段落来细细品读,搜索答案,完成解答。按照“回原文,找原句;上下文,找答案”的方法,回到原文,找到问题句;再搜索上下文相关语句,找到答案。四、解题指导审题时一定要做到:细读题,深理解。读懂题目内容,看清题目要求,分析提问要点,判断答题方向,确定答案内容。1、为下面的字组词。缩:( )( ) 嗦:( )( )分析

5、:这道题考查学生的汉字组词能力。短文中出现的词语可以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提示,如果学生平时词语积累量够的话,答好这道题不成问题。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说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分析:这道题的答案,学生在第二次读短文梳理结构的时候,就能关注到夏天、秋天、冬天这三个关键词。第二个问题虽然有难度,但是只要学生关注到问题句中的提示性词语“时间”,就能做出准确判断。3、写出乌鸦窝上的洞的变化过程:先是一个_;后来,洞_;再后来,洞_;最后,洞_。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把握,根据提示,回到原文,快速浏览,找到关键词“洞”,就能找到各个答案,非常容易。4、为什么乌鸦兄弟没有修补窝上的洞?分析

6、:这是短文引人深思的关键问题所在,也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的一道难题。学生虽然清楚答案,但是,能不能简洁地叙述清楚原因,是考查重点。所以,引导孩子想到“对方”这样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语,是很重要的。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分析:读一篇文章,不应该只了解内容,还要从中获得启发,那就是一种精神收获。这道题就是要考查学生阅读短文后能否读出自我,提高认识。答这道题,关键之处在于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吸取乌鸦兄弟互相推诿造成悲剧的经验。答案关键词是“懒惰”,答出这一点,就是阅读收获。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五、参考答案:1、缩:缩小 蜷缩 嗦:啰嗦 哆嗦2、夏天 秋天 冬天 时间顺序3、小洞洞变大了洞

7、更大了洞被风吹散到地上4、因为他们都在等着对方来修补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都不能懒惰,依靠别人。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一、原文阅读:蚂蚁和螳螂(tn ln)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在树林里辛勤地工作着。螳螂呢?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哎!真是麻烦,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

8、空下着绵绵的雪花,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螳螂蹒跚(pn shn )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二、提升练习: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积存_ 勤劳_2、用自己的话说说“游手好闲”的意思。3、蚂蚁们是怎样努力工作的?4、没有食物的螳螂在冬天里变成了什么样子?5、你喜欢蚂蚁的生活方式还是螳螂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三、阅读指导1、细读全文,概括大意。这篇小的童话,非常简单,第一次阅读之后,就能快速梳理出文章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概括文章大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按照“谁做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概括主要内容。谁螳螂做什么在夏天游手好闲。怎

9、么样在冬天才知道后悔。第二种方法:可以根据记叙要素来概括。时间:夏天到冬天地点:树林里人物:螳螂、蚂蚁事件起因:螳螂蚂蚁辛勤劳动事件经过:螳螂游手好闲事件结果:到了冬天螳螂没有食物,后悔没有像蚂蚁一样储存食物。2、浏览文章,梳理脉络。根据对文章主要内容和要素的把握,可以顺利梳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这篇短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秋天一笔带过,夏天、冬天的内容详写。夏天写起因,冬天写结果。因此,可以将文章分为两个个部分,中间表示时间的段落是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3、带题读文,找到问题答案。第三遍读文章是要针对问题来有选择地读文章语段。根据题意,回到原文,找到和问题句相关的段落来细细品读,搜索

10、答案,完成解答。按照“回原文,找原句;上下文,找答案”的方法,回到原文,找到问题句;再搜索上下文相关语句,找到答案。四、解题指导审题时一定要做到:细读题,深理解。读懂题目内容,看清题目要求,分析提问要点,判断答题方向,确定答案内容。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积存_ 勤劳_分析:找近义词的问题简单,但是,要在文章中找出近义词,不熟悉文本内容或者读书习惯走马观花的学生就会吃力。因此,答题之前的阅读一定要做到至少读两遍文章之后,再读题,做题。2、用自己的话说说“游手好闲”的意思。分析:这道题设定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说说”在降低解词题的难度,只要学生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能清楚地表述出来就好。3、

11、蚂蚁是怎样努力工作的?(说出两点)分析:这道题的解答容易出问题。学生容易只看到第一段中的内容,而忽略第二段中蚂蚁听了螳螂的话仍然继续工作不休息的内容。因此,试题后面给了答题提示,希望学生能够注意分析,结合文本内容,找答案内容,再概括写出。4、没有食物的螳螂在冬天里变成了什么样子?分析: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没有食物”“冬天”,只要回到原文,找到相关文段,就可以轻松找到其中的一个答案。第二个答案,也需要学生概括回答。有一定难度,但是,却更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你喜欢蚂蚁的生活方式还是螳螂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分析:这道题涉及到了文章写作目的层面。这个故事,到底是让我们学习勤劳的蚂蚁还

12、是懒惰的螳螂,一目了然。学生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第一个问,也要完整回答;第二个问,要说出自己的理由,还要契合文章主题。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五、参考答案:1、积存贮存 勤劳辛勤2、只知道玩乐,什么都不做3、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从来不休息。4、消瘦得不成样子;走路蹒跚5、喜欢蚂蚁那样的生活方式。因为蚂蚁勤劳工作,让未来的生活有保障。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一、原文阅读冼(xin)星海在巴黎一九二九年,二十四岁的冼星海,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了。他在远洋轮船上找了一个工作,就趁(chn)这个机会到法国巴黎去,实现他学习音乐的愿望。在巴黎,冼星海的生活很艰难(nn)。他在饭店

13、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给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p),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y)。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yn)倒,在马路上饿倒,但这都动摇不了他学习音乐的意志。后来,冼星海的音乐天才和苦学精神,得到了巴黎音乐家的赏识,他们给冼星海很多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冼星海终于考进了巴黎音乐高级作曲班。他是第一个考进这个班的东方人。二、提升练习:1、给加粗的字注音。趁( ) 艰难( ) 乐谱( ) 晕倒(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赏识( ) 愿望( )艰难( ) 意志( )3、“卖艺”的“艺”在短文中的意思为 ( )A才能、技能 B艺术 C限度 D手艺4、冼星

14、海去巴黎的目的是什么?5、为了实现音乐梦想,洗星海经历了哪些磨难?请概括写出两点。6、冼星海是第一个考进巴黎音乐高级作曲班的东方人,更是我过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三、阅读指导1、初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做课外阅读,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读”。读对,也就容易答对。怎么读?认真读!读几遍?读三遍。是的,读三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课外阅读,一定要读三遍。初读文章,一定要细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这个过程一定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文章中写了什么,怎么样,有什么特点;或者是文章写了谁,在做什么,结果如何。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住这个主题,后面的答题才不会走偏。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了在冼星海在巴黎求学时的艰苦经历和非凡成就,表现的是作者对冼星海的敬仰。2、再次浏览,梳理文章结构。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再梳理文章就不难。浏览文章,注意每个段落开头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