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难点解析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88159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难点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难点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难点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难点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难点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难点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难点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难点解析学习重点难点解析:三年级属于奥数学习打基础阶段,孩子进入三年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计算能力,认知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相比于一、二年级有很大的提高,这个时期是奥数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学奥数的黄金时段,所以能否把握住三年级这一黄金时段,关系到以后小升初的成与败。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三年级下学期学习的关键知识点。1.运用运算定律及性质速算与巧算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知识,也是学好奥数的基础。能否又快又准的算出答案,是历年数学竞赛考察的一个基本点。在三年级,主要学习了加法与乘法运算定律,其中应用乘法分配率是竞赛中考察巧算的一大重点;除此之外,竞赛中还时常考察带符号“搬家”

2、与添括号/去括号这两种通过改变运算顺序进而简便运算的思路。例如:175+177+135+137问题解析:由于四个加项没有公共的乘数,不能直接应用乘法分配率。可以考虑先分组应用乘法分配率,在观察的思路,原式=(175+177)+(135+137)=17(5+7)+13(5+7)=1712+1312=(17+13)12=30122、学习假设思想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源于我国1500年前左右的伟大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其中记载的31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

3、鸡和兔?问题解析:我们知道每只鸡2只脚,每只兔子4只脚,我们不妨假设笼子里面只有鸡,那么应该有只脚,而事实上有94只脚,原因就是我们把一部分兔子假设成了鸡。我们知道,每只兔子比鸡多2只脚,那么一共应该有只兔子,剩下了3512=23只鸡。对于一般的鸡兔同笼问题,我们有鸡数=(兔的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数=(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头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3.平均数应用题“平均数”这个数学概念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例如,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完试,可以计算全班同学的数学“平均成绩”,同学与爸爸妈妈三个人的“平均年龄”等等,都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求平均数的问题。根据我们所举的

4、例子,可以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公式:总数和人数(或个数)=平均数。比如说人大附小三年级(一)班第2小组5名同学上学期期末数学成绩分别是93,95,98,97,90,那么第2小组5名同学的数学平均分是多少呢?问题解析:根据我们总结的公式,首先可以求出第2小组5名同学数学的总分一共是93+95+98+97+92=475,所以他们的平均分是4755=95(分)。4.和差倍应用题和差倍问题是由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三类问题组成的。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一般可应用公式:数量和对应的倍数和=“1”倍量;差倍问题就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

5、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一般可应用公式:数量差对应的倍数差=“1”倍量;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一般可应用公式:大数=(数量和+数量差)2,小数=(数量和-数量差)2。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以线段的相对长度来表示两种量间的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5.年龄问题基本的年龄问题可以说是和差倍问题生活化的典型应用。同时,年龄问题也有其鲜明的特点: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保持不变。解决年龄问题,关键就是要抓住以上两点。例如:哥哥两年后的年龄是弟弟年龄的2倍,今年哥哥比弟弟大5岁,那么今年弟弟多少岁?问题解析:由于两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在2年之后哥哥仍然比弟弟大5岁,那时哥哥是弟弟年龄的2倍,这就变成了一道差倍问题,也就是说弟弟的年龄在2年后是5(2-1)=5(岁),所以今年弟弟5-2=3(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