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88151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分析作品结构是江苏卷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江苏卷在这一考点上主要命题特点有:命题切入口小。试题一般不要求分析全篇结构,而是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来考查。命题角度有直接考和综合考两种。直接考,就是直接问某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和内容主旨解析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考查。2019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二、复习预习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

2、情。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从时间上组织材料,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2019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行文线索

3、(1)明线索。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2)找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二要注意文

4、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3)析作用。线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有: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使行文富于变化。2019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三、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如何整体分析结构、思路和构思知识梳理分析结构常常要回答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几个部分各说了什么意思。分析结构特点就是要分析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特殊性”,常常用特定的术语来回答,如:时空式;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线索式(事物、情感、某句话);

5、小标题式,分论点式;欲扬先抑式;首尾照应式;伏笔照应式;卒章显志式。分析思路有所不同,虽说也得概括内容要点、层次,但它重在突出各个部分的发展和关联,比如“这篇文章按照什么推进,先怎么样,然后怎么样,接着怎么样,最后怎么样”。分析构思及其特点比较复杂,涉及到“结构”“手法”“主题”三方面的问题。分析构思常用这样的格式回答:这篇文章先运用什么,表现了什么;然后运用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后运用什么,表现了什么。分析构思特点则要分析文章在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上的主要特点。比如:这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主要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考点/易错点2如何分析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知识梳理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

6、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或段落。句、段的作用是文章考查的重点和热点。(1)段落的作用首段的作用a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领起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b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c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d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e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

7、烈的抒情作用。中间段的作用a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渡)。(近三年中间段从结构上考查多为此类)b中间段如果比较短,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如果描写的物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衬(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c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末段的作用a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b末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c末段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特殊表现形式的段落特殊表现形式的段落一般是由特殊的句式单独成段。句子或是倒装句,或是运用了特殊语气,或是后面有省略。这样的段落要分析出使用特殊句式的效果。(2)句子的作用大体与段落的作用相当。只是如果是处在段落中间或文章中间、结尾,则要注意它的呼应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