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88135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4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课文分析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2、3、4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歌颂我

2、们祖先的功绩。我会写:术sh(算术、术语、武术)伟wi(伟大、雄伟、伟人)录l(录取、录音、录用)册c(上册、史册、纪念册)保bo(保护、保存、保证)存cn(存心、存在、存钱)约yu(约会、大约、节约)验yn(验算、验血、经验)阿(阿姨、阿爸、阿婆)欧u(欧洲、姓欧、欧元)洲zhu(亚洲、非洲、大洋洲)社sh(社会、报社、社团)必会词语:造纸术、伟大、文字、记录、青铜器、保存、方便、学问、轻便、盛放、西汉、大约、东汉、吸收、经验、树皮、破布、原料、切断、价格、满足、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欧洲、社会、进步、文化、影响多音字:累:li(累坏)li(积累)li(果实累累)鲜:xin(鲜花)xin

3、(朝鲜)重:zhng(重量)chng(重复)近义词:笨重沉重 轻便简便 粗糙粗陋吸收吸取 改进改善 促进推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反义词:文明野蛮 贡献索取 笨重轻巧粗糙光滑 促进阻止理解词语: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粗糙:不精细;不光滑。传承:传授和继承。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词语拓展(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博览群书 博古通今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2.蔡伦改进造纸

4、术之前,那些可以写字的事物有什么特点?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篾席上的薄片产量太小;麻纸粗糙不便书写。3.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写这段有什么作用?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4.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

5、的纸。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搬运和保存也方便,蔡伦真聪明5.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我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朝鲜的人们会说些什么?中国人太伟大了,竟然用这么容易找到的便宜材料做出这么实用的纸来,以后我们写东西、阅读、搬运、保存再也不发愁了。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自然段):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总)第二部分(24自然段):纸的发明过程。(分)第三部分(5自然段):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总)课文主题:本课记

6、叙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过程、传播及影响,通过不同时期文字承载物的变化以及造纸术从诞生到改进的过程,叙述了造纸术的优势,赞颂了蔡伦等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阐明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体现了民族自豪感。练一练:仿写: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上面一段话写出造纸具体过程。请你用上“,再”写做一件事的过程。示例:1、早上起来,我先穿好衣服,再洗脸、刷牙。2、孔子学琴,他首先学会了曲谱,然后掌握了弹奏技巧,再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最后琴艺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句子中“首先然后再最后”就是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写就将孔

7、子学琴的四个步骤表达清楚了。课后习题答案: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因为原有的龟甲、竹片、帛、麻纸等书写工具都有一定的缺点,而用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而且轻便好用,所以就传承下来了。图文解读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同步练习1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创(chn chun) 蔡(ci chi) 伦(ln nn)册(c ch) 洲(zu zhu) 录(l l)二、把下列词语补充恰当的动词。( )文字 ( )发展( )在水里 ( )造纸术( )经验

8、( )欧洲三、重点段落品析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1.用波浪线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2.用“”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3.用“既又”造句子。_四、学习了本课,你想对蔡伦说些什么?参考答案:一、创(chun) 蔡(ci) 伦(ln) 册(c) 洲(zhu) 录(l)二、(创造)文字 (促进)发展(浸)在水里 (改进)造纸术(积累)经验 (传到)欧洲三、1.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2.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3.这件衣服穿在身上既漂亮又舒适。四、蔡伦,你真了不起,为祖国争光,为世界人们造福。我要向你学习,长大学会发明创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