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课时2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7980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课时2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课时2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课时2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课时2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课时2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课时2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课时2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市王杰中学导学案(任务单)章节与课题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课时2课时安排2课时主备人刘洪珍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2017年6月 14 日 第18周学习目标要求1了解形成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的原因、危害及预防的相关措施。2认识化学正在帮助人们认识并克服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3能运用实例说明化学是环保事业的强大支柱,了解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及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课时重难点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绿色化学的思想内涵教学资源使用PPT 课件 任务单教学方法 识记、生生、师生互讲学 习 过 程教学模块 活动(情境)设计预设生成自主先学自我构建【任务一】阅读课本P91

2、00-103 完成练习册 P 学习园地一【任务二】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1、生活垃圾及工业“三废”是指: 、 、 等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2、二氧化硫的有哪些应用 空气中过度排放二氧化硫危害主要有 减少二氧化硫的危害,主要治理方法有 有关化学方程式有 3、汽车尾气污染主要是指 ;目前治理汽车尾气的方法主要有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有 4、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5、水污染是指: 有哪些危害 6、绿色化学是指: 举例说明 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反应类型有 阅读课本自学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检查预习】指定小组成员【任务三】交流讨论完成课本P101【交流与谈论】(题略)指导小组做好讨论

3、记录指定小组展示,其他组补充完善交流讨论展示拓展提高.某地有一池塘,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后来,由于化工厂将大量污水排入池塘中,使水质恶化,各种水生生物先后死亡。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平衡角度看,池塘这种变化说明了_。(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3)经检测,污水中含有0.012 molL1的游离溴,可用亚硫酸钠除去污水中的溴,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4)要使池塘恢复本来面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首先要恢复的生物是_。实验观看当堂检测 检测反馈 体验成功 1关于“绿色化学”的特点的概述错误的是(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和安全的产品B、在无毒

4、、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尽可能利用天然植物作为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色产品2.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要B.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C.减少甚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铅B.CO气体有毒,在生有炉火的居室中多放几盆水,可吸收COC.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健康有害D.绿色食品是指施用过化肥和

5、农药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4.“绿色化学”是人们最近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内容之一是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A.消除硫酸厂尾气中的SO2:SO22NH3H2O(NH4)2SO3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的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D.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限时3分钟作业书面作业:完成导学案 课外:完成 练习册P 第 题收获反思参考题目:14答案:(1)池塘的生态平衡遭受破坏(2)化工厂对池塘的

6、污染超过了池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Na2SO3Br2H2ONa2SO42HBr(4)1.2(5)化工厂的污染问题 水生植物【形成性练习】1、下列措施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A. 赤潮一定是红色的,绿色食品都是绿色的 B. 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积极开发地下石油及煤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D. 大力发展电动公交车,使用清洁能源2、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 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C. 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3、(1)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原理为3Cu+2

7、Fe3+ = 2Fe+3Cu2+。 (2)向煤中添加生石灰可防止大气污染。 (3)制取粗硅的反应为SiO2+C =Si+CO2。(4)加成反应中,反应物原子利用率达到100%6.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 B.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7.法医检验指纹时,常在待检处喷洒少量某种溶液,自然干燥后强光照射待检处看有无指纹。此溶液是( )A.KMnO4 B.CuSO4 C.AgNO3 D.NaCl8.我国目前是世界上一次性电池

8、(例如普通干电池)的消耗大国,仅普通干电池年产量就高达1 110亿节以上,废旧干电池应予以回收。在废弃的干电池中,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物质是( )A.锌 B.二氧化锰 C.氯化铵 D.汞、镉9.德国INTEGRAL公司最近因发明无辐射冷却技术而荣获本年度德国环境大奖。据报道此项技术中的关键是利用水和冰组成的液体代替传统使用的氟利昂或氨,作为“新”致冷剂,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致冷剂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 B.单位质量该致冷剂也能吸收大量的热C.该致冷剂在水的凝固点附近的温度下发挥作用 D.该致冷剂是属于悬浊液4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9、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汽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7(双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B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后者大C燃烧天然气也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DCH4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生产甲醇8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加快化石燃料

10、的开采与使用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田间焚烧秸秆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A BC D9“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人们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用SiO2制备高纯硅10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预防污染”这一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点C减少有毒物质排放 D杜绝污染源11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

11、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反应物有()ACO2和H2O BCO和CH3OHCCH3OH和H2 DCO2和H212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m),不易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形成酸雨。(1)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A氧化作用B还原作用C吸附作用 D催化作用(2)由题意,试写出形成酸雨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3)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含有氮氧化物,全世界每年排放量约5107 kg,NO2溶于水生成_酸。(4)酸雨可导致下列哪种危害_。A腐蚀建筑物 B导致树木枯萎C造成洪涝灾害 D恶化人类环境(5)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燃料中的硫化物进行_,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_。13为制取硝酸铜,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