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测试题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6823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3“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

2、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5.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6.“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7.战国以前,“百姓

3、”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8.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9.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禅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A B C D10.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4、()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11.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12.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

5、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BC D14.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15.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 B领主C盟主 D君主 16.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17.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

6、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18.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19.“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20.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

7、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井田制C分封制 D郡县制21.“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22.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2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24.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

8、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25.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26.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A分封制 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2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 B井田制C郡县制 D行省制28.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

9、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二、非选择题1(36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2(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新唐书狄仁杰传(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