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五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6745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五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五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五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五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五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五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五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阐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预习导学】 1、概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或_相对稳定的能力。2、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的能力。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基础: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系我调节能力就会迅速丧失。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_稳定性和_稳定性。5、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抵抗力稳定性恢

2、复力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_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_的能力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后_的能力实质抵抗干扰, _原状遭受破坏,_原状6、自我调节能力与稳定性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分食物网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多越复杂越少越简单稳定 _稳定性性 _稳定性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7、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一方面要控制_,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应超过_。 b)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保证生态系统_。【预习自测】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

3、性较弱2、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可以得出的合理解释是()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我调节平衡的能力B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平衡能力一定很小C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一定很少D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4、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的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

4、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要弱B.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C.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D. 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课堂检测】1.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

5、高的生态系统是( )2.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物种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下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物种丙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B物种甲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响C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会增加D物种甲、乙、丙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

6、统,其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 4.为观察不同水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小生态瓶。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的特殊性表现在 ( )A.封闭而不开放 B.不输入太阳能 C.缺少分解者 D.不进行物质循环5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下图甲代表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CAD载畜量生产者净生产量甲O生殖或死亡数量EFPO种群数量乙A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B从

7、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图乙可知,P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当堂训练】1.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B. C. D. 2.以下关于构建人工微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B.提供的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C.把人工微生态系统放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不宜阳光直射D

8、.达到稳定状态的微生态系统内生物数量恒定不变3.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取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图中“+”表示有,“-”表示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生态瓶编号生态系统组成光照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甲+-+乙-+-+丙+-丁+生态瓶编号 生态系统组成光照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甲+-+乙-+-+丙+-丁+A甲瓶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高 B乙瓶中生物比丙瓶的维持时间要长 C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 D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高4.近几十年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干扰。如图是生态系统功

9、能大小变化曲线。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T,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S。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和。(2)T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值越大,该定量指标越。(3)S值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量指标。(4)森林生态系统的S值与草原生态系统的S值相比,较大的是。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预习导学】一、1、保持 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 2、自我调节 3、负反馈调节4、抵抗力 恢复力5、(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抵抗外界干扰 保持原状 恢复到原状 保持 恢复6、自我调节能力与稳定性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分食物网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多越复杂越强越高越低越少越简单越弱越低越高 抵抗力 恢复力 7、a)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 物质、能量输入 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预习自测】1-5ADBBA【课堂检测】1-5 CBCAC【当堂训练】1-3 BDB.4.(1)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抵抗力小 (3)恢复力(4)森林生态系统的S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