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二:3-3学案 飞向太空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6735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二:3-3学案 飞向太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二:3-3学案 飞向太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二:3-3学案 飞向太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二:3-3学案 飞向太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二:3-3学案 飞向太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二:3-3学案 飞向太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飞向太空(学案)高一 班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学习要点(1)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和发射过程(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3)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4)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二、课堂学习与讨论1、火箭的基本原理: 2、火箭将人造卫星发射到预定轨道的工作过程:三、课堂训练1、1961年4月12日,“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载着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绕地球一周后顺利返回,这次太空之旅历时108min,总航程达40000k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在轨道上运动的速率大于7.9km/sB、飞船在轨道上运动的速率小于7.9km/sC、飞船轨道离地

2、面的高度接近地球半径D、飞船轨道离地面的高度远小于地球半径2、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10月16日顺利返回,历时21h,在这21h内,杨利伟饱尝了超重与失重的滋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船加速上升的过程,杨利伟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杨利伟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返回,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时,杨利伟处于失重状态D、飞船返回,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时,杨利伟处于超重状态3、宇宙飞船进入一个围绕太阳运行的近乎圆形的轨道上运动,如果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倍,则宇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 )(A)3年 (B)9年 (C)27年 (D)81年四、课外练习:1、已知地球的

3、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可求得地球的平均密度=_。2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可以当做半径为R1和R2的圆。假定它们只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则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_,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T1T2=_。3、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a,它们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乙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b2a1B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b2aC甲、乙两行星各自卫星的最小周期之比为abD甲、乙两行星各自卫星的最大角速度之比为ab4、假如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A根据公

4、式v=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根据公式F=m ,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C根据公式F=G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D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5近地卫星线速度为7.9 km/s,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3.8倍,则在月球上发射“近月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A1.0 km/sB1.7 km/sC2.0 km/sD1.5 km/s6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那么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为( )Av=(R+h) Bv=Cv=R Dv=

5、7、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于该行星上,宇宙飞船上备有如下器材A精确秒表一只 B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C弹簧秤一个 D天平一台(附砝码)已知宇宙员在绕行及着陆后各作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的数据,可求得该行星的质量M和半径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1)两次测量所选用的仪器分别为 _、 _、_(用仪器的字母序号表示)(2)两次测量的数据,物理量分别是_、_(3)用测量的数据,求得星球的质量M= _,该星球的半径R _8、密封舱在离月球表面112 km的空中沿圆形轨道运动,周期是120.5 min,月球的半径是1 740 km,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月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