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6539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Word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选择题1. 奥地利医生奥斯布鲁格的父亲是一个卖酒商人,他经常通过用手敲击酒桶,根据声音判定高大的桶里酒的多少。布鲁格想,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吗?医生敲击病人的胸腔腹腔并细心听,不也可以判定病人病情吗。经过仔细钻研,他发明了著名的叩诊法。这则事例主要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AB. CD. 【答案】A【解析】经过仔细钻研,医生发明了著名的叩诊法,体现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两个观点,故正确,选A。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党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

2、甩开膀子。从认识论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答案】D【解析】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体现了认识的目的是实践,故选D。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又对科学发展观做出新阐述,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主要表明()A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C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答案】B【解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故选B。4“

3、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面对电视镜头,引用了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实干兴邦,关键是一个“干”字。这里的“干”从哲学上来看体现了()A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性B社会实践的重要性C认识反作用的重要性D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干”强调的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故选B。5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 “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塑料袋污染。这反映了()A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

4、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D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答案】C【解析】塑料袋的污染问题是实践中的问题,是实践给人们提出的新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C正确。6. “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BCD【答案】B【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可见观点对实践的认识错误,排除。7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国

5、今后将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光学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上述材料说明了()实践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科技一旦用于实践,会使客观世界发生很大的变化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ABCD【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体现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表明随着实践的需要人们的认识对象发生着变化及科技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故正确,选B。8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77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

6、明()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BCD【答案】D【解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采用更为先进的测年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考古研究,却得出了更为可靠的结论,这体现了;的说法是唯心主义的体现;的说法错在“必然”上。故本题选D。9(2015江苏苏州调研)“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地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此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7、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BCD【答案】B【解析】本题材料表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符合题意,是对实践这一概念的错误理解。本题选B。10(2014肇庆一模)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这主要体现了()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能动性C实践具有社会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答案】B【解析】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

8、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说明了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具有能动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东海起航线: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就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箕子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把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公元前3世纪,江浙一带的吴地

9、有兄弟二人,东渡黄海至日本,传授蚕织和缝制吴服的技艺。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他们仿制彩色锦、绫、夹缬等,至今仍沿用中国唐代的名称。宋代有很多的中国丝绸被运往日本,元代政府设置市舶司向日本出口丝绸,明代日本从中国输入的生丝、绢、缎、金锦等不计其数。南海起航线:早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中国海船就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等国,远航到印度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由于中国丝绸对世界各地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各国都派使节到中国通好,进行贸易交换,中国丝绸通过缅甸传到欧洲的大秦(罗马)。唐宋两代,伴随着北方少数民

10、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答案】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离不开经济、交通和科技等物质条件的支持。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开展交往活动的结果。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不同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都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