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19课 兰亭集序 学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6514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19课 兰亭集序 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19课 兰亭集序 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19课 兰亭集序 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19课 兰亭集序 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19课 兰亭集序 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19课 兰亭集序 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学案 第一课时 一词多义一、解释横线的字词并指出括号内的句式:永和 九年,岁在癸gui丑 ,暮春 之初,会于会(kui)稽山阴之兰亭(句式 ),修禊(x)事也。群贤 毕至,少长(zhng) 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 左右(句式 ),引以为 流觞(shng)曲水,列坐其 次 。虽 无丝竹管弦之盛 (句式 ),一 觞 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 日也,天朗气清,惠风 和畅。仰观宇宙之大(句式 ),俯察品类之盛(句式 ),所以 游 目骋 怀,足以极 视听 之娱,信 可乐也。夫人 之相与 ,俯仰一世。或 取诸 怀抱 ,晤言 一室之内;或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虽趣舍万殊,静躁 不同,当其欣于所遇(句式 ) ,暂得于己,快然 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 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 矣。向之 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 短随化 ,终期 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句式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 契 ,未尝不临 文嗟悼(ji do),不能喻 之于怀。(句式 )固知一 死生为虚诞,齐 彭殇(shng)为妄作。(句式 )后 之视今,亦犹今 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二翻译句子:1、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3、信可乐也。2、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第二课时1、 关于序、跋类文体 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

4、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2、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3、 (1)东床东晋名相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旧时王

5、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即指王导的家族。晋书。王羲之传载:“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郗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后因称女婿为“东床”,也称“坦腹”。 (2)兰亭序帖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兰亭序帖后,爱不释手,常常“朝夕观览”。贞观十年,让冯承素、虞世南、禇遂良等人摹拓十本,以赏近臣。死后将其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次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以冯承素临摹最为逼真,较有影响。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个半

6、印,故又称为“神龙本”。一词多义:(一)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二)一1) 若合一契(2) 其致一也(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4) 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4、余船以次俱进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6、陈胜、吴广次当行(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6、修守战之具 (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4、期(j )年之后 5、君与家君期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