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早读(10-16周)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6468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早读(10-16周)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早读(10-16周)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早读(10-16周)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早读(10-16周)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早读(10-16周)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早读(10-16周)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早读(10-16周) Word版缺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须2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1.常见遗传学符号符号PF1 F2 含义 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2遗传学的奠基人、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来,美国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发现了遗传学的第三大定律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3.孟德尔选豌豆作实验材料的原因: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不同品种间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4.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两同一不同)。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等是相对性状。而狗的长毛和卷毛、狗的黑毛和羊的白

2、毛都不是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5.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

3、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6.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植物体中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Dddd)。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7.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8.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

4、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9.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10.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Dddd1Dd :1dd(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

5、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1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双显(Y_R_)9/16 纯隐(yyrr)1/16单显(Y_rr)3/16 单显(yyR_) 3/16 亲本为YYRRyyrr,F2中重组类型为 6/16 ,亲本类型为 10/16。但亲本为YYrryyRR,F2中重组类型为 10/

6、16 ,亲本类型为 6/16。12.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13.常见组合问题(1)配子类型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2)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

7、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2种表现型Bbbb后代2种表现型CcCc后代2种表现型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减数分裂1. 减数分裂是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过程: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一半;原始生殖细胞:特殊的经过细胞分化后的体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成熟的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2. 精子是在雄性动物的睾丸中形成的。睾丸的曲细精管中有许多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精原细胞经染色体复

8、制后,细胞体略微增大,就形成了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增加一倍。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重要的特点是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几率很小,并不是普遍现象)。4.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四”是指四个染色单体;四分体的个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6.减

9、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则自由组合。与有丝分裂后期相比,没有着丝点的分裂。7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比精原细胞减少一半。8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整个过程中各细胞均不含同源染色体。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体细胞中相同,此后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9.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形成精细胞,在经过变形后形成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2种精子。10. 卵细胞由卵巢中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与精子的形成过程不同之处在于:两次分裂均有不均等分裂1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极体最终退化消失卵

10、细胞的形成过程没有变形。11.若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有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2种类型的精子;而这种生物雄(雌)性个体内精子(卵细胞)的类型有2n种。12.同种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在分别发育为精子和卵细胞时,所形成的子细胞的数目均为4个,所形成的生殖细胞分别为4个、1个。1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区别: 有丝分裂的细胞每一时期都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现象,无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及分离行为14减数分裂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

11、精(卵)母细胞精细胞或卵细胞前中期后期染色体数2N2NN2NNDNA分子数2C4C4C2C2CC15.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2 种;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 1 种;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2n 种。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16. 受精作用: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

12、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结果: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17.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1 基因分离定律:试验依据: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后的性状分离研究对象: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细胞学基础: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遗传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第一次分裂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依据:两对以及两对以上相

13、对性状杂交后的自由组合现象研究对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细胞学基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遗传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4人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3对常染色体,男女均有,与性别决定无关;一对性染色体,男为XY,女为XX,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5.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中比较普遍,很多种类的昆虫,某些鱼类和两栖类,所有的哺乳动物以及很多雌雄异株的植物(如:菠菜、大麻)6ZW型性别决定生物:鸟

14、类和蝶、蛾类7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8伴X隐性遗传病特点:(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交叉遗传(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均患病)(3)不连续,隔代遗传 9伴X显性遗传病特点:(1)女性患者多与男性患者(2)代代连续(3)男性患者的母亲、女儿均患病10Y染色体遗传病:男性患病11常见疾病:伴X显性遗传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隐性遗传病 红绿色盲、血友病另外植物中女娄菜叶形和果蝇眼色均属于伴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病 外耳道多毛症第3章 基因的本质1、遗传物质应具备的几个特点: 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生物性状 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肺炎双球菌的两种类型S型和R型的特点特点菌落表面荚膜毒性是否致病S型光滑有有致病 使人患肺炎 使鼠患败血症R型粗糙无无不致病3、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 R型活细菌 感染 小鼠 不死亡S型活细菌 感染 小鼠 死亡S型死细菌 感染 小鼠 不死亡R型活细菌+S型死细菌感染小鼠 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 实验结论: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进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促使部分活的R型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