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三政治复习教案_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6406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高三政治复习教案_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高三政治复习教案_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高三政治复习教案_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高三政治复习教案_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高三政治复习教案_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高三政治复习教案_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高三政治复习教案_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 主干知识结构网络二. 核心考点突破核心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运用: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原理内容自然界是客观的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运用:根据.依据.调查.普查.实际情况)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3、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原理 (运用:强调方针、政策、规划、精神等的作用)(做主观题一般不用方法论)原理内容 人能够能动

2、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运用:根据.依据.调查.实际.工作计划与实际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3、,树立正确的意识。答题模板1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二者结合反对错误倾向其他角度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从辩证法角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核心考点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1. 物质、运动、静止的关系 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错误倾向:既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错误倾向:既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运用

5、:航天工程.南水北调等工程)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 (运用:人类成功做了某事,调水工程)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

6、合起来。4、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按客观规律办事?怎样发挥意识的作用?从客观变化的实际出发。 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冒险蛮干的唯心主义;又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思想。答题模板2 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要素:物质决定作用意识能动作用规律客观性其他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

7、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核心考点三 实践和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8、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原理) (运用:科研领域的实验活动.航天.生物.化学工程)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2、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般情况下不用方法论)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包括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真理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方法论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坚持

9、“真理面前人人平等”4、真理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5、真理具体性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条件性、具体性方法论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6、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或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过程.特点)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由于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

10、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答题模板3 答题要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真理特点认识过程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

11、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 热点链接1.背景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2017年2月21日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2. 理论思考生活与哲学角度(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精准扶贫、精准

12、脱贫,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强调,言必信,行必果.是要实践,真抓实干。(2) 意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要尊重经济规律。经济生活角度(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实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消费将拉动作用,促进生产发展。(2)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3、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政治生活角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四.题型事例 1(2016全国甲卷)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A B C D2(2016全国甲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

14、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 B C D答案B3.伴随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至6.7%,“中国经济硬着陆”“做空中国”的唱衰论调卷土重来。“形者,状况也;势者,趋势也”,解读中国经济,看“形”,更要看“势”,这是因为()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是有规律的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A B C D答案C4(2016全国乙卷)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