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素材包)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6404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素材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素材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素材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素材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素材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探究点一中国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影响史 料解 读史料一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两辆从德国来的汽车时,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清朝保守大臣)“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要是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开明人士)通过二类人对汽车传入中国的不同反应概括影响。史料二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貌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根据史料

2、逐句概括。【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汽车的传入对当时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及史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影响。探究点二影响近代中国通讯业发展的因素史 料解 读史料一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恃其轮船、铁路之利,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光绪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两广总督张树声奏以分号把史实分为两层,分层概括。史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提出了在中国铺设电报线的要求,但遭到清廷婉拒。1871年,英国人悍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总理衙门对既成事实消极应对

3、,允准铺设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抓住史料中的关键词“婉拒”“消极应对”。史料三1874年日本侵台战争后,清廷看到了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的害处,朝野上下主张自行举办电报事业。187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主持铺设了从天津机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所属淮军各营的电报线。由史料信息“看到了”“自行举办”可看出1874年前后清政府对通讯业的不同态度。【史料应用】(1)史料一体现近代邮电事业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指出清政府对电报事业态度的变化历程。(3)结合史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上述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课堂训练】1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

4、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这说明() A修建铁路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B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C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2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延缓了半殖民地化的进程B促进了人口流动与信息交流C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D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3关于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特点的叙述,正确()从根本上来讲,是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发展缓慢,受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A BC D4水上运输的近

5、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组成部分,关于近代水运的叙述,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前后,水运交通近代化就开始起步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C我国轮船运输主要吸取了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随着经济发展,轮船在民国时期已普及到内陆省份5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导学号:72040084】A电报业B航空事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6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赛可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的十五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A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B从北京乘坐中国人自行

6、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火车去张家口C读报纸看了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的新闻D乘坐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客轮游览长江 一【提示】冲击了封建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改变中国交通落后面貌,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示】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带动了与铁路有关的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知识、信息的流通传播。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二【提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军事政治的需要。【提示】由最初的坚决抵制,到后来有条件地接受(或允许西方列强开设电报事业),再到最后的自主发展。【提示】列强侵略使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办洋务运动的直接促进;清政府加强国防事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清政府巩固专制统治的根本需求。ACAAAB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