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学素材包)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6395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学素材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学素材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学素材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学素材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学素材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1古代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的西域,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2)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朝鲜、日本。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3)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中国古代经济

2、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路。2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发展的特点(1)覆盖范围广,远及西亚、北非、欧洲。(2)汉代以陆路为主,宋代以海路为主,唐代陆上、海上并举。(3)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5)注重平等贸易、和平交往、睦邻友好。提升点一单列视点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及特点史料一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摘自唐六典探究:(1)根据史料一说明唐代的坊市制度有何特点。教你读史史料一说明唐代政府从时间和空间两方

3、面加强对商业的管理。提示市坊布局规整,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坊市有严格的时间管理。史料二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论从史出史料二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市坊界限被打破,商品交易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史料三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探究:(2)根据史料三说明婚恋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的原因。教你读史史料三“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

4、高门”反映了明代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婚姻观念的转变。 提示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原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拜金逐利之风兴起;商人实力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意识)出现。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及特点1变化(1)商业活动场所: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2)交易内容: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3)交易媒介: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

5、早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4)流通领域: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5)商人组织: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6)商人地位:由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未改变。(7)生产关系:明清时期出现雇佣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2特点(1)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2)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3)受制于农业的发展。(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5)城市经济职能逐步增强,明清时期对外

6、贸易由盛转衰。 视角1从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角度命题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朝代,其发展速度和呈现的特点各异。命题人往往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商品种类、商业区域专业化等方面命题。解题时需结合不同时期的商业成就及特点来分析。对点1(2017沈阳高三质检)战国时期,为了供应军队日用的需要,军队驻扎的地方,往往成为商人逐利之场,逐渐形成了一种小的市聚,谓之“军市”,由军方设置令进行管理并对商人收取租税。这反映了()A军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商人具有充分自由和最大利益C军市解决了军队的经济问题D各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反映解析:选A。据材料中“军队驻扎的地方,往往成为商人逐利之场,逐渐形成了一

7、种小的市聚,谓之军市”可知商品经济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军市”,故A项正确。视角2从商业发展的影响角度命题不同时期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统治理念、社会主流思想、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商业发展对文学艺术世俗化的影响尤为重要。解题时注意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对点2(2017滨州高三诊断)史书记载明朝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B宗法血缘关系的破坏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D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解析:选A。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材料中“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宗族传习不齐”的意思是陈氏家族传授和学习的技能并不统一,这和宗法血缘关系无关,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与材料中“工商经纪,悉从便业”不符,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