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教案1)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6353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及主要生平事迹。2、了解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政治理念、政治实践活动以及雅典学园的活动。3、了解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不断求索的史实。4、通过了解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及主要生平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他之所以成为哲人,是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以及他本人不懈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分不开的。5、学生在了解柏拉图为实现其政治理念不断求索的史实基础上,从中感悟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精神的可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观点及其影响与评价难点:1、柏拉图的政治实践及失败的教训2、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最终是为其政治理想服务【教学过程

2、】(导入新课)有关古代思想家的音像资料不多,建议本课用文字加提问的方式导入。 导入示例: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柏拉图头像及以下文字“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教师提问: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讲述:柏拉图,他是古希腊思想史的丰碑,他是古希腊文明魅力的焦点,他留下了古代人类思维的梦想与创意,他将真理之光带给了人类的未来。那么,他有哪些重要的思想?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什么贡献?由此导入新课。一、柏拉图的生平和他的理想国1.柏拉图生平事迹(1)青年时代: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师徒关系(提出问题) 教师用简

3、短的语言概括柏拉图的出生背景、家庭环境后,便可进入本目的第一个要点: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师徒关系。 建议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柏拉图对话集的部分选段,柏拉图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一生著述颇丰,但其作品大多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请看他这些对话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活动)年轻的柏拉图曾师从年过六旬的苏格拉底,从此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便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2)游历生涯:柏拉图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提出问题)除了作品表现方式之外,苏格拉底还给柏拉图带来什么影响?(学生活动)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处死,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

4、的态度,他开始四处游历,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丰富的游历最终使柏拉图在百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即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3)柏拉图的政治实践。(提出问题)正值中年,满腔热情的柏拉图立即将他的理想政治体制付诸实践,然而结果如何呢?由此进入本目第三个要点:柏拉图的政治实践。(学生活动)这个部分是本目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借用材料解析题的方式辅助学生思考归纳柏拉图政治实践失败的原因在于其政治构想缺乏实践基础,当时实行僭主政体的叙拉古无法为柏拉图提供实践理想的政治环境。政治主张与时代的格格不

5、入使柏拉图的叙拉古之行最终以失败告终。最后,教师可对本目进行总结:叙拉古的风风雨雨使柏拉图的政治理想破灭,但政治的失意并没有泯灭柏拉图心中的理想,他开始创办雅典学园,通过传道授业培养一批既懂哲学、自然科学,又能治国的人才,即他设想的哲学王,通过他们去改变社会现实,间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由此进入第二目教学。二、雅典学园(师生互动)教师用多媒体显示雅典城外西北角阿卡德摩(Academus)即雅典学园的遗址,并配以文字:阿卡德米(Academy),在这个风光明媚的学园里,柏拉图用诗意的教育感化着未来哲学王的心灵,用遥远的生命之光照亮着追索者的眼睛。在这个门上曾刻有“不谙几何者不得入内”的学园里,

6、柏拉图用音乐和体育充实下一代的心灵,用数学、天文学、几何学、哲学训练未来的哲学王。在这里,公平与正义成为人类大厦永恒的支柱,恒久地照耀着人类历史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一个体验式的练习:假如你是一个渴望进入雅典学园学习的年轻人,请针对学园的要求与特点,设计一份入学申请书。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申请书应包括申请者渴望学习治国安邦本领的愿望,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等。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雅典学园的特点。(学生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雅典学园的意义并总结:首先,雅典学园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因此它常常被

7、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次,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导的“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因此在历史上,雅典学园的地位比同类其它学园显得更为重要。最后,学园聚集了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个门类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如亚里斯多德等。雅典学园不愧为古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三、影响深远的思想家 1.哲学思想: (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承上启下:同学们!前面我们了解了柏拉图的政治实践,那么他的政治理想究竟是什么?我们还了解了柏拉图的雅典学园,那么他

8、在学园中又向人们传播了哪些的思想?下面,让我们一起祭起柏拉图的经典,深入其思想的精微之处,用哲人的智慧来启迪我们的灵感吧!(师生互动)教师可用多媒体显示柏拉图著作理想国与法律篇的封面缩影,并简要介绍:这两本著作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两部作品,它们(尤其是理想国)浓缩了最完整的柏拉图思想,论述所及不仅包括关于国家及人的思想,也包括其著名的关于形式的学说,关于知识的理论,以及关于音乐、诗歌在社会中作用的见解。它们对于西方人有关正义、统治、服从以及恪守道德的等观念问题具有强烈的影响。首先,我们来了解柏拉图在著作中提及的第一个重要哲学观点理念论。由此进入本目第一个要点的教学。(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显示

9、柏拉图洞穴比喻的故事并加以图示。提问:这个故事中的囚犯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爬到洞口,看到真实世界的人又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柏拉图想用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活动)柏拉图用囚犯来比喻现实世界中的普通人,获得了自由,看见了真实世界的是哲学家。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念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2.政治思想理想国(提出问题)柏拉图提出这样的哲学观点目的是什么?由此进入本目第二个要点的教学。(师生活

10、动)教师可用多媒体显示“理想国”示意图并配加如下文字说明: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所谓“理念”就是城邦最初的那个样子,或者说是它的最初原型。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个“原型”因为天长日久而被历史尘封起来,从而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行为失范。柏拉图认为要唤起人们对本真城邦“理念”的“回忆”,就必须在城邦“原型”即 “理想国”的指导下,改造或改变现实的城邦,使之重新回到稳定和秩序的轨道上来。那么柏拉图的“理想国”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呢?指导学生看教材,并结合多媒体的示意图对其进行说明。(师生活动)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理想国”的认识。提问一:“理想国”的目标

11、是什么?(正义与幸福)提问二:“理想国”的三个阶级是如何划分的?(结合课后阅读与思考)提问三:“理想国”的基础是什么?(三等级各尽其职)提问四:“理想国”的原则有哪些?(等级划分、财产共有、普及教育等)然后,教师可以调查学生,愿意扮演“理想国”社会分工中的哪种角色并陈述理由。在绝大多数学生因为不愿成为被统治阶级而愿意扮演“哲学王”时,教师可以过渡: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分工建立在等级划分的基础之上,所以这是一个存在阶级差别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必然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但是,在这些渴望并争夺权力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符合柏拉图“哲学王”的道德标准呢?可见这种设想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晚年的柏拉

12、图历经政治的风风雨雨,终于也认识到这种“理想国”存在的缺陷,与现实格格不入,于是,他开始着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教师可用多媒体显示法律篇部分选段并旁白:晚年的柏拉图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旧比人治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政制,却可以被称为“第二等好”的政制。当然,柏拉图依旧念念不忘“哲学王”般的“人治”,他提出一旦集各种美德于一身的“夜间议事会”出现,就应该把城邦交还给他们。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柏拉图设计的这两类“理想国”有何现实意义?教师可以从第一种“理想国”强调“德治

13、”;第二种“理想国”强调“法治”方面引导。3.柏拉图思想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1)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理性主义是柏拉图最突出的特点。如果人们承认西方文明是一种以理想为代表价值核心的文明的话,那么,柏拉图便是这种理性主义的肇始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对世界、对社会还是对人生,柏拉图都坚持一个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状态。(2)柏拉图的学说还对基督教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基督教神学从他那里吸取了大量的理论营养,柏拉图哲学构成了它最基本的思想来源。总之,不理解柏拉图,就不能理解基督教文明,也就不能理解整个西方文化。正如西方后来的哲学家评价:“欧洲哲学传统的最稳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

14、的一系列注释所组成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课堂总结:当苏格拉底这颗巨大的星辰陨落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柏拉图却熠熠升起,创造了西方思想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诚如开篇所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思想是值得人类永久珍惜的宝贵遗产。问题探究: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相同之处:时代背景: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

15、的问题。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仁学”和“理念论”;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两者都比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人治。不同之处:孔子的仁最根本的标准是天下和国家的利益,面对分裂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政体;而柏拉图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国家的统一,孔子的视野要比柏拉图的宽泛得多。1柏拉图的主要活动:师从苏格拉底、在外游历12年、创立柏拉图学园从事教育教学。2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哲学思想: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知识是人天生固有的,人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评价:唯心主义理念论;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 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

16、不满,针对各国政体的弊端,设计理想国。主要内容:a.国家由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要有智慧,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要勇敢和生产者从事各种生产要有节制组成,各自恪守职责。b.统治者由真正懂哲学人做国王;c.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正义与幸福;评价:人类历史是第一个乌托邦的幻想,其中有关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其提倡社会分工,正义和幸福,和谐与效率等主张具有合理性,但超出当时社会政治需要教育思想:创立柏拉图学园,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培养学者和治国人才,注重自然科学知识,采用对话式教学。3对后世的影响: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柏拉图是无法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