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2)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6326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课标解读】课程标准: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课标领会: 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具体内容、结局和历史作用等基本知识。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商鞅变 法的评价,培养学生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3明确变法是不同阶层利益的再分配,充满着矛盾和风险,应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的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掌握并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认识其特点;(2)认识并深入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从而更为客观的评价商鞅变法及商鞅本人。2、过程与方法:采用谈话法

2、,材料、问题归纳法以及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并辅助多媒体教学,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具体措施、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商鞅变法及其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曲折性和改革家们的远见卓识、大无畏精神,从而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2)通过分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增强同学间的友谊,进一步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1、分析和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2、认识商鞅变法特点及历史影响。教学难点 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进一步认识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从而认识改革的曲折性。【教学过程】【导入】角色扮演:师生合作,完

3、成历史情景剧教师旁白: 公元前335年的一天,两位邻居正在聊天甲:商鞅变法之后,我们秦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军队战斗力也大大加强了,现在我们是最强大的国家。乙:国家是富强了,可是商鞅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很多农民的土地都被地主强行买去了,农民只能靠给地主打工维生了。甲:商鞅变法后,我们的社会安定了很多,现在晚上睡觉不关门都没人偷东西。 乙:可是老百姓还并不都这么认为,他们每天都战战兢兢的,害怕一不小心犯了什么法而被割鼻子,甚至杀头。你再看看现在路上行走的人,大部分都是脸上刺字的罪犯。甲:总之,我觉得商鞅是对的,我支持变法。乙:既然变法对,那商鞅为什么最终被五马分尸了?师引导:秦在战国时期起初只是一

4、个西部边陲荒蛮国家,然而,最终一统六国,这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奇迹。而商鞅变法无疑是这个传奇式的国家崛起的关键。商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变法为什么能促进秦国的强大?让我们透过尘封的岁月,走近商鞅【复习回顾】1、关于必修一: 西周时期主要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关于必修二:商周时期主要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关于必修三: 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其影响如何?请列举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设计小贴士:回顾与本课联系较为密切的知识点,有效避免讲课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遗忘,促进知识迁移。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展示资料,思考:战

5、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材料一: “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公羊传 材料二:战赵韩魏 春秋争霸战争 战国兼并战争战国形势图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一批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的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觉醒。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呈现答案:背景:社会大变革时期(奴封)1、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3、思想: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法家思想为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师引导:秦国的变法有存在何种必要性和可能性呢?展示材料:材料一: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楚、魏、

6、燕、韩、赵小国十余,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民众袭用戎狄习俗,“父子无别,同室而居”,贵族身亡,以人殉葬 。 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秦孝公)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材料三: 商鞅(约前390-前 338),出生于卫国没落贵族家庭,原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故史称商鞅。商鞅尊崇李悝的学说,少年时就立志革新政治。公元前361年,商鞅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便带着李悝的法经,只身入秦。师引导: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分别从哪些方面推进了变法?生:1、必要性:秦在经济

7、、政治、文化上都落后于六国。2、可能性: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入秦并积极宣传变法,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师:秦孝公征求“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公元前361年,商鞅入秦,三次求见秦孝公。前两次求见时,他故意大谈儒家的“王道”治国理论,秦孝公对他所言不感兴趣,“时时睡,弗听”;第三、四次他见孝公时,说出自己治理国家的真正主张,“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说公以霸道”。商鞅的治国理论引起了秦孝公浓厚的兴趣,君臣投机,“语数日不厌”。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师:商鞅为变法都做了哪些准备呢?合作探究:展示资料: 卫鞅曰:“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

8、民,不循其礼。” (旧贵族)杜挚曰:“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曰:“善!”以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师:双方论战的焦点是什么?结果如何?通过论战达到了什么目的?生:(讨论后总结)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变法;经过了争论,秦孝公选择支持商鞅进行变法;通过争论商鞅宣传了变法的必要性和意义,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论战权贵,扫清障碍师展示资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史记商君列传思考:变法的另一阻力来自什么?为了取信于民,商鞅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师顺势展示资料:南门徙木,取信于民承转过渡:商鞅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并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

9、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商鞅变法的内容。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先呈现表格,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师引导: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理论;宗旨是富国强兵;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各个方面。措 施作 用军事废除 制,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度。新法把官爵与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同时还打击了 ,树立了 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设立什伍组织,实行什伍编制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 得到保证。经济废井田,承认 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这一法令正式废除

10、了 ,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为 提供了保证;免除徭役以奖励耕织的办法,提高人们生产积极性,直至秦汉仍继续沿用。经济上:颁布标准器,统一 。强化了中央集权,保证了变法的顺利实施。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具体措施为:(1)政治上:建立县制,县级以上官吏由 任免;为加强管理和控制,推行了 制度,还规定轻罪重刑,强化 意识。(2)思想上:焚烧诗书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设问:假如你是商鞅,面对秦国当时的状况, 你会首先会从哪个方面入手呢?为什么?生:首先从军事着手;因为当时是诸侯争霸,各国君主都想在争霸中取得优势。(一)军事依据材料归纳出商鞅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材料一:“斩一首

11、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材料二;在战斗中士兵若怕死退缩,要受黥刑(在脸上刺字)或劓刑(割掉鼻子)。材料三:凡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随时承担着被征调从军作战的义务,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可谓全民皆兵。生:(根据材料分别总结)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设立军功爵制度;)严肃军纪;)建立什伍组织。小组讨论:这些措施又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小组1:军功爵制的推行,提高了士兵作战的积极性,加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也打击了旧贵族特权,培养了大批军功地主,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小组2:严肃军纪提高军队战

12、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小组3: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在籍男子皆为后备兵源,战时从征,平时耕种,全民皆兵,使兵源有了可靠保证。师总结:商鞅针对当时兼并战争频繁的特点,颁布了奖励农功的二十等爵制度。官爵晋升与斩敌首级,军功大小成正比。连坐制度又保证兵源。此法的实行,大长秦国杀敌立功之风。并严禁私斗,凡私斗者,按其情节轻 重予以严厉的处罚,从而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达到强兵目的,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六国也称秦国的军队为“虎狼之师”展示资料: 秦始皇兵马俑 虎狼之师师: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之间,秦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129

13、万,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承转过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商鞅有什么高招来发展经济,支撑秦国这架庞大的战车的?(二)经济合作探究:依据材料总结商鞅变法的经济举措材料一:为田开阡陌封疆,地,民得以买卖。 商君书材料二:据史料记载:尚平与孟通皆秦国人,尚平及妻专心耕织,每税什伍之首,尚平多次免除徭役。孟通弃农经商,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婢。材料三:左图是秦孝公十八年秦国使用的标准量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然使用 学生总结:(经济改革)1、 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2、 奖 励 耕 织,重 农 抑 商;3、 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师:秦处西戎,地旷人稀。开垦荒地是秦国发展农业生

14、产的特点,商鞅采取措施奖励垦荒;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接着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这一切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扩大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增强军事力量,实现强兵目标打下了基础。师:而且商鞅强调,强制男子到年龄分户,史学家考证,17岁就要另立门户(你们这个年龄),也有说以身高5尺、7尺定年龄,不分户就要多交税。这些都是以农求富的政策。小组讨论:如何看待商鞅的重农抑商政策?生(讨论后总结)重农抑商措施积极: 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封建社会初期起积极作用)消极: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社会进步)师补充: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思想被历代秦君所继承,严格地说,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是从秦国开始的。汉承秦制,重农抑商的做法在汉代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