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6292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满分60分,30分钟完成) 班级 姓名 总分一、选择题(32分,每题2分)1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最终以沉船上发现的瓷盘碎片(右图)确定了该船只的身份。据此获取的信息是()来源:Zxxk.ComA制瓷技术的高度发达B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C洋务运动的历史见证D甲午战争的中国惨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单从沉船上发现的瓷盘碎片不能说明制瓷技术的高度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故B项错误;结合关键词“致远”可知,这是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的产物,故C项正确;沉船不能说明甲午战

2、争的中国惨败,日本也有沉船,故D项错误。2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A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代对手工业者的管理都是实行徭役制度,即手工业者要定期为官府做工,材料所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轮流服役,体现了政府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故选B。3战国考工记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这表明A手工业内部分工细密 B冶金业高度发达C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D小农经济的

3、推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攻木”、“ 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说明官营手工业中各个部门分工非常明确,充分体现了生产专业化的特点,故本题选A。4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答案】B【解析】来源:Z*xx*k.Com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棉纺织业没

4、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的即是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由于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男耕女织”),带有顽固性特征。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历代政府禁止”,没有依据;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D项与题干主旨不相符合。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5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公元452年),陕城镇将崔宽看到弘农(今河南灵宝附近)这个地方出产的漆、蜡、竹、木价钱比南朝市场上便宜好几倍,于是他利用职权走私,发了大财。这说明当时A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卓著B官商勾结营私之风盛行C北方经济水平高于南方D南北地区经济往来仍在继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孝文帝改革时间是公元471年,故A项错误;材料中“他

5、利用职权走私,发了大财” 的信息不能说明官商勾结,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北方经济水平高于南方”的信息,故C项错误;“这个地方出产的漆、蜡、竹、木价钱比南朝市场上便宜好几倍,于是他利用职权走私,发了大财”说明当时南北方市场仍在进行交易,故D项正确。6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A B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经济,题目中给出的是甲骨文中的文字信息,不能反映农业的发展,在商朝人们的主要衣料不会是丝绸,那是贵族

6、的奢侈品,所以排除,选择D项。7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来源:Zxxk.Com【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但是对民间市场没有明显的影响。8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

7、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B、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C、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清朝政府一方面任命专职官员致力于官窑的技术更新,另一方面,严格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淘汰不用,这说明了官营手工业受到了政府的严格管理,故选B项。A、D两项曲解了题意。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9下列史料能反映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水平的是A周礼提到的“妇功”B司母戊大方鼎C农书中的水排冶铁图D采用灌钢法制作的兵器【答案】B【解析】试

8、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妇功”指的是纺织业,农书中的水排冶铁图反映了冶铁业的发展,采用灌钢法制作的兵器是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司母戊大方鼎则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重要代表作品,反映了青铜铸造工艺的发展,故选B项。10“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右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86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仿自欧洲银器)。材料反映了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世界贸易网络B订制瓷器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C“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主体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和材料的能力。由“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等词可知,这时候已经开始

9、了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中国这个时候是属于清朝,虽然采用了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并不是绝对的关门。所以答案选。11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来源:学#科#网Z#X#X#K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说明两

10、宋时期民间手工业的技艺不传外、不传女,其的传承相对的封闭。故选B项。12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为什么没有转变为大机器生产,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而且本题还可以联想到英国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的扩大。所以答案选D。1

11、3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以菲律宾为中转站,将大量美洲白银输入中国,换取江南的手工业产品返销到菲律宾和墨西哥,获利丰厚。江南出口的手工业品最可能为A蔗糖 B棉布C纸张 D瓷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6世纪下半叶”可知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朝时期,明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棉纺织业此时较为发达,所以西班牙人从中国换取的应该是棉布,故B正确;蔗糖不是中国特产,故A错误;纸张不属于手工业品,故C错误;瓷器主要是在江西,故D错误。14下图为新疆出土的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局部)。该织锦结构复杂,工艺精湛。经考证,专家认为这是当时拉弓射

12、箭时使用的护臂。据史记天官书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汉代人为军国大事祈求祥瑞的心态汉代的官营纺织业技艺精巧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汉代流行的字体是楷书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内容“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及“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可以看出汉代人为军国大事祈求祥瑞的心态;从图片可以看出,汉代的官营纺织业技艺精巧。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汉代流行的是隶书,错误。故选A。15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

13、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而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产品主要满足皇室的需要,而民营手工业从事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得利润,因此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A项正确;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最高,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也分布在江浙沿海地区,故C项错误;D项不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16嘉峪关汉墓中画像砖上有童子驱鸟护桑图、采桑图;墓后室画

14、像砖上有蚕茧、丝束、绢帛。还有像缫丝的工具,墓中还发现丝织物。这些信息主要说明( )A甘肃西部已从游牧转向农耕文明B画像砖主要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C丝绸之路是一条流动的文化运河 D汉代甘肃西部出现蚕桑与丝织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D与题中信息相关,故选D。而A中的游牧转向农耕文明从材料中无法体现,B无法体现人们的日常生活,C与丝绸之路和文化运河无关,故本题选D。在此,学生要紧密结合材料来解答。二、非选择题1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精美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瓷器、传教士的书简和夹杂着道听途说的马可波罗行记,18世纪中期以前三四百年间的欧洲人就是从这些途径来了解中国的。当从中国回来的传教士们受到精英们的热捧,他们的书简也被视为经典。传教士眼中那个“酷似古罗马帝国的中国”走进了欧洲人的脑海。当时一些欧洲学者甚至认为,发现中国可与15世纪发现美洲大陆媲美。当东印度公司把订制好的精美瓷器运回欧洲大陆时,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也在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18世纪中叶,英国人终于找到了解决对华贸易逆差的“方式”。此时的欧洲不再需要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1792年,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携带英王信件出使中国,把一个行将覆灭的中国形象带回了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